2025年10月29日 星期三
低位防守,过不去的坎
第A03版:申花 2025-10-29
斯卢茨基的“阿喀琉斯之踵”——

低位防守,过不去的坎

李冰

李一平 摄

李一平 摄

28战17胜7平4负积58分排名第三,这是斯卢茨基和申花队这个赛季到目前为止交出的“成绩单”,而在上一个赛季,申花队在全部30场中超比赛中赢了24场平了5场,只在客场输给过北京国安队一场——当深圳新鹏城、武汉三镇以及云南玉昆和大连英博这些升班马球队都已经变成了申花争冠路上难以逾越的那道“坎”的时候,需要吸取教训的,显然不应该只有球员。

本版撰稿本报记者 李冰

“你们对着镜子去问一问自己,从这种比赛当中吸取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尽管与大连英博队的比赛已经过去了两天时间,尽管2比2的结果已经不可能再有任何改变,尽管申花队依然保持着理论上的争冠可能,但是如果让主教练斯卢茨基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这两天的心情,他一定会选择这个赛季不止说过一次的“心痛”“痛彻心扉!”

只是之前任何一次的痛,似乎都没有这次这样来得如此让他无奈:“这场比赛让我想到了上赛季,我们倒数第二场跟深圳,那时是有机会把自己送上冠军奖台的,结果我们打了一场令人非常失望,而且大家没有体现出任何水平的比赛。这个教训如果说能从哪个商店购买到,我相信你们每个人都会去买,但是这种教训很沉重,很痛彻心扉。如果说去年这种教训我们没有记住,今年这个教训又敲打了我们,如果还不能把它牢牢刻在我们脑子里,那我们可能只能赢超级杯和足协杯这样决定结果的单场比赛,反而这种最关键的比赛我们体现不出来任何东西。”与大连英博队赛后的球员休息室里,斯卢茨基毫不客气地向申花队员发出了“灵魂拷问”:“你们对着镜子去问一问自己,从这种比赛当中吸取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战术没有变化,对手已有了针对性

与大连英博队这场比赛前四天,也就是10月22日晚上,上海申花队在同一块场地上迎战了亚冠精英联赛小组赛的第三个对手,来自韩国K联赛的劲旅首尔FC队,那场比赛,控球率只有33%的申花队2比0获胜,而且还错失了两次绝佳的得分机会。

从亚冠到中超,当打对手反击的申花队变成了对手的反击对象,这个赛季不止一次在“低位防守”这几个字面前吃过亏的斯卢茨基,显然还没有找到对申花而言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所以在被大连英博队主教练李国旭在战术层面上“击败”之后,也只能把丢分的原因归结为一些球员“心理层面没有过关”。

虽然在外界看来,早已经完成保级任务的大连英博应该“无欲无求”,但是按照大连媒体的说法,客场与申花队这场比赛之前的这个备战周期内,李国旭安排球队一直在进行极具针对性的演练,尤其是在一些细节方面:“比如在进攻的时候,边路主要打马纳法和陈晋一上去之后身后留下的空当,左右两个边路的队员包括温家宝和吕焯毅两名边后卫前插一定要坚决,前锋朱鹏宇也主打申花中卫朱辰杰不在的那个区域,通过一对一的争抢获得球权和进攻空间,这些都在比赛当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李国旭坦言,与申花队这场比赛中自己“尝试了一些新东西”,而这也正是他在总结了两队上半赛季第一次交手的教训,以及针对申花队目前人员配置以及急于赢球的心态所做的调整,而其中最显著的变化,就是放弃了看上去更“好看”的中前场高压逼抢和控球。“这场比赛我们调整了思路,就是在深度防守的基础上踢反击,这个踢法我们不常用,但是因为申花现在这个实力,包括他们整个的人员储备和状态,不得已我们采取了这个策略。从比赛的效果来说,我觉得还是非常成功的,球队非常好地利用了一些空间,也取得了进球。”

事实上,这个赛季的中超比赛中,斯卢茨基和申花队在面对对手的低位防守时,一直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主教练也不止一次地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表达过破不了密集防守的无奈。

本赛季申花队没能赢下的多场比赛中,哪怕是成都蓉城跟上海海港这样的对手,也都会在中后场囤积防守队员,然后利用申花队加强进攻却无法破门取得领先优势的急躁情绪和防守上的漏洞得分——客场0比1输给武汉三镇以及1比3不敌深圳新鹏城队两场比赛,申花队都在控球率和得分机会上形成了对对手的碾压之势,但就像斯卢茨基在输给武汉三镇队时说的那样,“对手的低位防守快速反击战术,让我们在阵地战进攻中无法创造出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率先取得进球,那么比赛的进程就会非常困难了。”

跑动数据很是“扎心”

10月27日晚上8点半,也就是申花主场与大连英博队比赛结束后不到24小时,中超官方发布的一项第28轮联赛榜单,无疑在申花球迷尚未愈合的伤口上又撒了一把“盐”。

在这份中超联赛第28轮“跑动距离榜”上,作为申花对手的大连英博阵中有四名球员上榜,其中司职中场的外援佩尼亚的单场跑动距离达到了14209米,不但位列榜单第一,更是刷新了2025赛季中超联赛跑动距离排行榜最长距离纪录,同时也是本赛季球员单场跑动距离首次突破14000米大关。虽然这项纪录的诞生跟当值主裁判在申花与大连英博一役中上下半场给出的总共将近20分钟的超长补时有关,但由此也不难看出,整场比赛佩尼亚都是“跑着踢”的。

同样让人意外的是,在这份跑动榜的“TOP5”球员中,除了佩尼亚之外,同样来自大连英博的外援阿利米位列第三,跑动距离为13654米,毛伟杰和吕鹏则分别以13539米和13255米排名第四和第五,而作为对手的上海申花队阵中则无一人上榜,用“跑出来的胜利”来形容这个赛季第一次在排名前三的球队身上拿到联赛积分的大连英博队本场比赛的表现,一点都不为过。

大连英博队员“跑起来”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在他们由守转攻的时候,经常会在在局部范围内形成以多打少的人数上的优势,无论左右两个边路还是申花中后场两条线的肋部空间,都会出现大连英博队球员的身影,这也是他们在控球率只有37%的情况下,射正球门的次数反倒比申花队更多的主要原因;甚至在越位次数上,大连英博以3比0的绝对优势领先,而这也足以证明,客场作战的他们,似乎是取胜欲望更加强烈的一方。

强度和转换优势在缩小

马莱莱的身影,并没有出现在八万人体育场内,而在目睹了自己的球队全场伤停补时阶段才追平比分的表现之后,不少人开始怀念起这个过去两个赛季让他们“又爱又恨”的原申花外援了,用今年到目前为止基本主客场全勤的球迷的话说,就是“哪怕没有马莱莱,哪怕有一个‘米莱莱’,申花球迷也不用像现在这样揪心吧?”

在斯卢茨基的战术字典当中,“上强度”和“抓转换”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两项内容,至少在上个赛季以及今年中超联赛的上半程,在申花球员没有受到太大伤病困扰以及有米内罗作为马莱莱“平替”的情况下,球队的总体表现还算不错,也继续保留了之前全场比赛70分钟之后“惹不起”的特点。不过随着中超对手对斯卢茨基的打法进一步熟悉并且采用更有针对性的应对办法,申花队的强度以及转换优势开始缩小。

而在外界看来,缺少了一个马莱莱或者说一个“马莱莱式”的球员,是斯卢茨基的战术安排无法得到去年那样体现的重要原因。“回过头来看,马莱莱在申花队的作用绝对不仅仅体现在进球数和助攻数量上面,他在前场的反复冲击,对防守队员的持续施压,相当于在面对对方防线的时候,申花多了一个威力巨大的‘攻城锤’,有的时候根本不需要讲什么道理和套路,就像现在成都蓉城的费利佩一样,就是在中场甚至后场起球,然后他(费利佩)能把第一落点控制住,给了队友上来的时间和空间,进攻的效率自然也就高了。米内罗来了之后,虽然冲击力有所下降,但是他有速度,尤其到了下半场后半段还能冲得起来,等到他受伤换成了阿苏埃,特点和踢球方式不一样了,但是球队的阵型和打法跟之前差不多,效果能一样吗?在强度上不去而且速度也提不起来的情况下,更多只能靠中后场的传球转移,然后在左右两个边路传中,一旦出现打大连英博这样时对方在禁区内有两个防空能力强的高中卫,边后卫和两个后腰也都收回到禁区附近,申花队没有马莱莱这种类型的球员插进去搅和,大家都站在那里等着队友给自己传球,进攻和防守都没有压迫,哪里有什么强度可言?对手当然敢放心大胆地打你的反击了,打大连英博这场跟之前踢武汉三镇和云南玉昆,不都是这样吗?”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