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自行车(公路)比赛将于11月7日至9日举行。其中将于11月8日举行的男子个人赛是十五运会唯一跨越粤港澳三地的标志性跨境赛事,也是全运会历史上首次跨境赛事,预计将有来自全国各省份及港澳的23支队伍及2名个人运动员,共104名运动员参赛。
据悉,十五运会自行车(公路)赛男子个人赛路线以港珠澳大桥为纽带,串联香港、澳门、珠海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城市道路,全程231.8公里。其中,香港段55.8公里,澳门段13.5公里,珠海段117.7公里,横琴段44.8公里。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珠海赛区执委会相关负责人闵云童介绍,在男子个人赛中,参赛运动员将从珠海市博物馆与规划馆门前广场出发,途经港珠澳大桥、澳门北安码头、香港迪士尼乐园等地点,比赛期间将6次经过口岸。
与跨越深圳、香港两地的十五运会田径(马拉松)比赛相同,本次跨境自行车公路赛将采用“前置查验+闭环管理”模式,实现参赛运动员的6次“无感通关”。
据悉,本次自行车公路赛启用的跨境无感通关系统由珠海市企业研发,将保障赛事运动员和工作人员在粤港澳三地间实现“零接触”快速通关。该系统采用北斗定位、无人机、射频识别、视频识别、无线传感和AI算法等技术,构建了覆盖赛前、赛中、赛后全流程的智慧通关管理体系。
比赛当天,通关人员及车辆首先要在指定区域内完成人脸、指纹和RFID射频核验,确认身份。赛事进行时,通关信息和人员定位信息会实时传输到赛事指挥部,实现动态监控。赛事结束后,选手在指定区域完成身份核验,配合边检及海关部门进行核销工作。
“十五运会自行车(公路)赛已经进入了最后的筹备冲刺期,其中男子个人赛也是全运会史上赛道最长的自行车公路赛事。这个赛事是粤港澳三地同一天承办的跨境赛事,在全运会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这给我们承办方带来了比较大的挑战,同时也是对大湾区体育赛事融合创新的一次重要探索。”闵云童表示,赛事筹备阶段,粤港澳三地赛区除举办测试赛外,还进行了多次桌面推演,以及在今年9月举办模拟实战演练,为赛事的顺利举办做好多层面的协调配合。通过筹办本次跨境自行车公路赛,粤港澳三地建立了密切的沟通联络协作机制,为之后举办各类跨境体育赛事提供了很好的支撑与借鉴。摘自 全运会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