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超 摄
北京时间11月20日,第十五届全运会乒乓球男子团体决赛在上海队和北京队之间展开,最终北京队以3比1战胜上海队,时隔32年再次夺得全运会乒乓球男团冠军,而上海队则是继2017年天津全运会夺冠之后,时隔八年重返全运会领奖台。
本版撰稿 本版记者 薛思佳
本届全运会乒乓球男团赛事中,上海队与北京队同处A组,因此两支球队在小组赛中便曾有过交手,但彼时因为樊振东需要备战男单决赛,再加上赛果无碍上海队小组出线,因此缺席了小组赛与北京队的较量,而最终北京队也以3比2战胜上海队。
淘汰赛阶段,上海队和北京队都展现出了强大的团队实力,最终会师决赛舞台。在此前被问到“是否期待决赛再和王楚钦交手”,樊振东曾表示:“团体赛有独特的魅力,我们队伍里每个人都会做好准备。我如果在团体赛上场,更重要的是为团队贡献力量,而不是说去挑对手或者说完全沉浸在自己的状态里。”
此番再战,上海队的许昕/周恺在首场比赛中,以1比3不敌北京队的马龙/黄友政,而樊振东在此情况下代表上海队出战第二场比赛,与王楚钦继全运会男单半决赛之后再度交手,虽然被对手赢下了第一局,但樊振东很快调整好了自己的状态,连下三城,以3比1的比分战胜对手,帮助上海队将大比分扳平。值得一提的是,樊振东在本届全运会中,包括个人以及团体赛事共出战10场,全部获得胜利,倘若再加上他在今年乒超联赛中取得的13连胜,樊振东在本年度国内赛场的连胜纪录已经达到了23场。
遗憾的是,樊振东未能等到为上海队再次披挂上阵,出战第五场比赛的机会。在随后的两场比赛中,北京队的马龙和王楚钦先后以两个3比0战胜了上海队的周恺和许昕,帮助北京队拿到了阔别32年之久的全运会男团金牌。
在比赛结束之后,樊振东、许昕以及上海男乒全队都非常大度地给对手送上了拥抱以及祝贺,“非常开心能够和上海队一起度过这四年的全运周期,可能大家关注到的只是这场全运会决赛,但事实上从之前的全国锦标赛、乒超联赛,我们在一起经历了很多次胜负。”根据统计,加上本届全运会上所取得的一金一银,樊振东个人的全运会奖牌数量已经突破两位数,四届全运会共收获六金三银两铜的成绩,“我觉得这四年里面,这个团队中每个人都在变得越来越好,这是整个全运会周期带给我们很重要的东西。”
马龙“金牌拼图”终得圆满
作为许昕口中“同年龄段的最强选手”,马龙在个人的第六届全运会上,终于如愿以偿地将男团金牌收入囊中。自2005年第一次参加全运会开始,马龙收获四金三银四铜,唯独缺少一枚男团金牌,而如今他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块拼图,经过20年的等待与努力,终于得以弥补,“我认为每一块金牌对运动员来说都非常重要。当你真正投入比赛时,不会刻意区分这是全运会还是奥运会,最重要的是在场上拼搏的那份努力,这才是最值得回忆的。”马龙表示他相信观众们最欣赏的肯定是运动员在场上的拼搏精神,而不是领奖台上短暂的几分钟,这也正是竞技体育的魅力所在。
回顾自己的六届全运会征程,马龙表示自己更为珍惜的,是在赛场上努力的每一刻,“这次比赛虽然希望能够和团队一起向最高目标奋进,但最终打成什么样其实并不确定。”在此前接受采访时,马龙就曾坦言越到最后心里越没谱,因为对手是越来越强,“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全力以赴,展现最好的拼搏精神。从结果来看的话,确实是做到了。”
从巴黎奥运会,到粤港澳全运会,外界围绕马龙身边最多的话题无疑是他对未来有怎样的计划安排,“其实未来还很长。我由衷感谢这个时代,感恩这片场地,更感谢一直支持我们的球迷和所有陪伴我们的人。希望我们能一起好好成长,一起慢慢变老。”
回忆杀!“龙蟒”相拥引发雷鸣般的掌声与欢呼
虽然未能站上全运会乒乓球男团的最高领奖台,但上海队主教练张洋在赛后还是肯定了队员们的发挥,“从我们整个上海队来说,通过四年大家在一起的努力,度过了一段非常快乐的时光,每个人都非常珍惜。”
八年前的2017年天津全运会,张洋就曾以主帅的身份帮助上海队时隔52年重返全运会乒乓球男团的最高领奖台,“这次的全运会周期,从全国锦标赛的三连冠,再到全运会的第二名,一路走来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个人也非常荣幸成为这个团队中的一员,也希望这个团队后面能够越来越好。”
除了主教练张洋之外,许昕也是2017年上海队夺冠的原班人马之一,已经是第五次参加全运会的他赛后也用一种“人民艺术家”独有的轻松与诙谐来总结这场决赛,“我听北京队说他们是时隔32年再次拿到全运会的男团金牌,我们上次在天津夺冠是时隔52年,可能八年前我们把运气都用完了,还需要再积攒24年。”
事实上,相较于结果本身,对于不少热爱和支持中国乒乓球的球迷而言,能够在全运会的舞台上看到像许昕、马龙这样的老将在赛场上拼搏,就是一种美好和幸福,这也是为何赛后两人相拥之时,赛场内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与欢呼。
“虽然我一直说自己年龄大,但事实是除了马龙之外,也确实没有比我更大的队员了,同样的我觉得除了马龙,也没有人在这个年龄段比我更强了,不过没马龙强说出去也不丢人。”幽默的许昕在回归正题之后,他也坦言相较于八年前,除了年龄上的增长之外,自己在家庭和事业方面都有了更多的牵绊,“现在的我,更想去陪伴家庭,无论是爱人还是孩子,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外,自己希望去做到一个父亲应尽的责任。这次备战全运会,我的家庭和事业的确会有些冲击,也有些对不起家人和同事。对我来说,现在全运会结束了,是时候回去继续工作,回归家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