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2日 星期六
上海短跨九连冠的荣耀之路
第A05版:全运会特刊 2025-11-21
跨越世纪的荣耀传承

上海短跨九连冠的荣耀之路

张立

徐卓一(左)和教练孙海平在颁奖仪式上

谢文骏告别

秦伟搏、徐卓一、陈圆将(从左至右)

夜幕下的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人声鼎沸。第十五届全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星光璀璨,当发令枪划破夜空,第六道的“眼镜飞人”徐卓一如离弦之箭冲破沉寂,13秒12!新的传奇在这一刻诞生。这不仅是他个人的突破,更标志着上海田径队在该项目上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全运会“九连冠”伟业,延续了一段跨越世纪的荣耀传承。更令人振奋的是,上海队在本届赛事中展现出雄厚的人才储备,除徐卓一外,陈圆将、秦伟搏同样跻身决赛,三人并肩作战,共同守护着上海短跨的荣誉殿堂。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张立

“眼镜飞人”后发制人

从1993年北京七运会陈雁浩首开纪录并完成两连冠,到2001年刘翔初露锋芒,再到2005年、2009年刘翔的巅峰时刻;从2013年、2017年谢文骏接棒卫冕,到2021年谢文骏实现三连冠,直至本届徐卓一续写辉煌,上海男子110米栏的九连冠,堪称中国体育史上最持久的统治力展现。这段跨越32年的传奇,恰如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每一朵浪花都在述说着拼搏与传承的故事。

九连冠的背后,是上海田径数十年如一日的深耕细作。从孙海平教练建立的科学训练体系,到层层递进的人才培养机制;从陈雁浩时期的技术革新,到刘翔时期的突破创新,再到如今新生代的全面发展,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上海体育人的智慧与汗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正是这一点一滴的积累和团队上下齐心努力,才铸就了今日的九冠伟业。

本届全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阵容堪称“神仙打架”。预赛中,上海队便展现出强大整体实力。“眼镜飞人”徐卓一以13秒26的成绩先声夺人,江苏名将刘俊茜以13秒35紧追不舍,湖北选手朱胜龙13秒36位列第三。更令人瞩目的是,上海队另外两员大将陈圆将、秦伟搏同样顺利晋级,与徐卓一组成“三叉戟”,在八强中占据三席。其他晋级选手包括山东时国兴、香港张宏峰、天津杨泉雷,可谓强手云集。

决赛阵容之豪华令人叹为观止。徐卓一本赛季五度跑进13秒30,陈圆将创下13秒18的个人最佳,刘俊茜更是新科室内世锦赛铜牌得主。老将谢文骏在预赛中的黯然离场,为这场新老交替的对决平添几分悲壮色彩,但也恰恰印证了上海短跨人才辈出的盛况。三将齐发,不仅展现了上海在该项目的深厚底蕴,更形成团队作战的独特优势。

决赛枪响,第五道的刘俊茜如猎豹般迅猛出击,前三个栏架已确立领先优势。徐卓一起步略显保守,眼镜后的目光却始终锁定前方。与此同时,第四道的陈圆将与第八道的秦伟搏也展开激烈角逐。正如《孙子兵法》所言“后发制人”,跨过第五栏后,徐卓一如觉醒的雄狮般骤然加速,栏间节奏如行云流水,在第八栏实现完美超越。最后二十米,两道身影几乎并驾齐驱。终线之前,徐卓一以0.02秒的微弱优势率先撞线。13秒12对13秒14,两人双双刷新个人最佳,这场巅峰对决恰如“双龙戏珠”,将中国短跨水平推向新高度。

三箭齐发,科学训练铸就突破

上海队三将携手晋级决赛的壮举,绝非偶然。三位选手各具特色又相得益彰:徐卓一以后程能力见长,陈圆将前程爆发力惊人,秦伟搏则以稳定著称。这种人才梯队建设,正是上海短跨长盛不衰的秘诀。

在预赛结束后,带伤出战的老将谢文骏虽然遗憾止步,但看到三位师弟悉数晋级,他的眼中满是欣慰:“能够有上海队队员站出来去承担这份责任,我觉得是很不错的。”这份传承,令人动容。从陈雁浩、刘翔、谢文骏,到如今的徐卓一、陈圆将、秦伟搏,上海短跨始终保持着人才不断档的良性循环。

决赛中,三位上海选手相互呼应,形成独特的团队作战体系。虽然最终只有徐卓一站上最高领奖台,但陈圆将和秦伟搏在赛道上的每一次跨越,都在为上海队的整体荣誉添砖加瓦。冲过终点后,徐卓一首先拥抱的正是队友陈圆将,这个细节生动诠释了“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的团队真谛。

成绩上0.1秒的突破,背后是三个月的淬火成钢。今年8月衢州全锦赛的失利让徐卓一认清短板,在孙海平教练指导下,他开启“抓两头”的特训——起跑弱项的补强与后程能力的强化双管齐下。孙海平洞察秋毫,“刘俊茜很快,但没有快到徐卓一赶不上的程度,而我们上海短跨运动员的特点就是后程能力强。”针对徐卓一、秦伟搏等身材高大但力量稍逊的选手,孙海平制定出“身体能力补强+专项能力提升”的组合方案,成功将弟子们的成绩从13秒20区间推进至13秒10区间。徐卓一13秒12的成绩已位列国内历史第二,仅次于师兄刘翔的传奇纪录。

更值得称道的是,孙海平教练对三位弟子的训练各有侧重。徐卓一主攻后程能力的极致化,陈圆将强化前程爆发力,秦伟搏则注重技术稳定性的提升。这种差异化培养策略,既保证了团队整体实力的提升,又让每位选手都能发挥个人特长。在全运会这样的重大赛事中,三位选手齐头并进,既形成了良性竞争,又构筑起一道坚实的“上海防线”。

中国短跨迎来新纪元

冲线刹那,徐卓一张开双臂仰天长啸,积蓄已久的情感如火山喷发。他特意佩戴的金项链在灯光下熠熠生辉。戴金寓意得金,这看似朴素的信念,实则蕴含着运动员对胜利的极致渴望。当他与队友陈圆将、秦伟搏相拥庆祝时,看台上的孙海平教练眼含热泪。这枚金牌,不仅是个人的突破,更是一座承前启后的里程碑。

九冠王的伟业,离不开每一位参与者的付出。陈雁浩开创先河,刘翔推向巅峰,谢文骏承前启后,徐卓一继往开来,这四位选手恰好构成了一部完整的上海短跨发展史。

赛后徐卓一动情地说:“这届全运会的110米栏比赛是综合水平最高的一届。我的背后有陈雁浩陈指导、翔哥(刘翔)、骏哥(谢文骏),再到现在的我,今年是第九冠,我拿下了。”这番话道出了上海短跨薪火相传的精神内核。而陈圆将的感言同样发人深省:“因为这对我们上海队来说,不仅仅是个人荣誉。”这是全运史上首次有三名上海选手同时晋级男子110米栏决赛。这个纪录本身,就是对上海短跨人才培养体系的最好肯定。在刘翔、谢文骏之后,人们曾经担忧上海短跨是否会出现人才断层,而今徐卓一、陈圆将、秦伟搏用实力作出回应——传承仍在继续,荣耀永不落幕。在上海这片田径沃土上,优秀选手如春笋般生生不息。

本届全运会最令人振奋的,莫过于中国男子高栏整体水平的跃升。冠军徐卓一13秒12、亚军刘俊茜13秒14、季军朱胜龙13秒41,更有陈圆将等新锐虎视眈眈。孙海平欣慰地表示:“相比刘翔时期的一枝独秀,现在我们是百花齐放,形成团队相互促进。”徐卓一在夺冠后还立下新志:“争取明年亚运会夺金,后年在家门口举办的田径世锦赛站上领奖台,然后就是洛杉矶奥运会!”这三个目标,如同三个崭新的栏架,等待着他去跨越。而在他身后,陈圆将、秦伟搏等年轻选手的成长,更让人对中国短跨的未来充满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在徐卓一的成长轨迹中,始终闪耀着两位师兄的身影。刘翔是他踏上跑道的初心,谢文骏是他坚持到底的榜样。他曾在巴黎奥运赛场坦言:“刘翔是这个项目的领军人物,也是支撑我一直坚持下去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传承,比金牌更加珍贵。

当谢文骏在预赛后深情拥抱赛道,完成职业生涯“最后一跨”;当徐卓一在全运决赛中延续上海荣耀,中国短跨完成了一次完美的代际交接。从刘翔12秒88的世界纪录,到如今徐卓一13秒12的亚洲顶尖成绩,中国男子高栏始终在探索中前行。

珠江潮涌,见证着中国田径的新老交替;奥体璀璨,照耀着年轻选手的壮志凌云。徐卓一的这枚金牌,不仅是个人的突破,更是中国短跨承前启后的新起点。当“眼镜飞人”在全运会赛道跑出13秒12,当三位上海选手并肩站在决赛起跑线前,当九连冠的伟业在这一刻达成,这个曾经被刘翔推到巅峰的项目,正在酝酿新一轮的突破。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