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3日 星期五
“一粒松江大米”的记忆与乡愁
第01版:一版要闻 2022-10-12
从区农委主任到乡村随笔作家

“一粒松江大米”的记忆与乡愁

陶胡昀

中国工程院汪懋华院士(左三)、陈温福院士(右二)、罗锡文院士(左二)在松江考察机械化直播水稻

封坚强(前排左)陪同袁隆平院士(前排右)在松江调研

松江浦南农田的机械化收割

沪郊农村的早稻,因收获期临近国庆而被称为“国庆稻”。松江是上海水稻规模化种植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本土培育的“松早香1号”在上海“国庆稻”市场中占据九成份额。“松江大米”不仅是松江农人的骄傲,也是很多上海市民舌尖上的记忆。

笔名“稼穑”的乡村随笔作家封坚强出生、成长、深耕于这片丰饶的土地,他长期从事三农工作,退休后常在各类报刊上发表乡村生活随笔,近年结集出版了《稻谷熟了》与《农耕记忆》二书。在早稻飘香的季节,他将源远流长的松江“农耕记忆”和关于“稻谷熟了”的精彩故事向记者娓娓道来。

见习记者 陶胡昀

见证松江农业的转型

1958年,封坚强出生于松江浦南的封八图村,在鱼米之乡淳厚的民风中长大。从松江县“五七”农业大学毕业后,他进入松江县农业局工作。2000年开始,封坚强担任松江区农委主任长达15年,这也是松江农业面对工业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不断转型升级的关键期。

“2000年后,全国各地工业化、城市化节奏加快,农业处于一个较为‘边缘化’的位置,耕地减少,农民进城。”封坚强介绍道,“当时,我们就经常思考新世纪的农业格局,防止农业被边缘化。”于是,松江开始在家庭承包制的基础上,探索承包大户、集体农场、合作社等新的农业经营模式。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要“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松江根据上级要求,结合自身的实际,于当年秋播时开始探索粮食生产家庭农场经营方式。

在家庭农场的发展过程中,提高机械化水平至关重要。当时,上海地区正在推广水稻插秧机,但松江农业工作者们认为,插秧机的成本较高、且每台机器在使用时需要2~3人进行辅助,因此他们选择采用成本更低、用工更少、劳动生产率更高的水稻穴直播机,一人即可单独作业,操作简单。为了向农民普及直播机使用技术,他们还数度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理事长罗锡文前来指导。

当时的农民普遍有着“靠天晒粮”的传统习惯。一次,封坚强下乡调研,农民们向他反映:“我们需要晒场,如果能造一些水泥场地就好了。”封坚强明白这是农民的切实需求,但耗费巨大成本营造水泥场地显然不是问题的“最优解”,而使用烘干设备既符合农业现代化的趋势,又有极佳的效果。于是松江兴办起20多家农机合作社,使用烘干设施,做到“粮食不落地”。

“机农一体”之外,“种养结合”也是松江农业迈入21世纪后的一大创举和特色。本世纪初,松江在黄浦江上游开展了不规范养殖场的整治,关闭了几乎所有的养猪“规模场”“万头场”。如何既满足猪肉“刚需”,又不造成环境污染?2003年,松江农委和松林公司合作探索生态循环的养殖方式:养猪场的粪便经过发酵,通过管道灌溉到周边的葡萄园、蔬菜基地。2006年,松江农委和松林公司又在曙光村试点“种养结合”,在稻田中搭建起小型养殖场,占地不足300平方米,饲养三四百头猪,粪便通过发酵池发酵还田。经过两年的探索实践,生猪在田野中“茁壮成长”,而水稻施了有机肥后谷粒饱满、米质提升、产量提高,形成了良性的生态循环。

好的水土与新时代的农夫

“松江大米”是上海市稻米类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封坚强认为,是优质的土地、优质的水源、优质的谷种以及优秀的农夫,共同孕育出品质优良的松江大米。

松江地区普遍呈弱酸性的“青紫泥”,经过上千年农耕活动的蕴养,非常利于水稻生长;黄浦江上游又是上海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水源地,水质符合国家二级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而回顾松江地区的水稻栽培史,从魏晋时期的“香稻”、明代中后期的“箭子稻”到上世纪50年代松江农民陈永康培育的“老来青”,再到近年来高级农艺师陆铭昌领衔上海松江区水稻研究所选育出的“松早香1号”和“松香粳1018”等“松江大米”的专用品种,佳种频出。

“一个行业发展的关键在于人。”封坚强觉得,兼具专业性与探索精神的农民,对于传承与发扬松江大米而言尤为重要。据他介绍,近年来,一批有学识、有情怀的年轻人投身农业生产,极大地推动了松江农业的现代化。比如,石湖荡镇一位家庭农场主的儿子平时在闵行的一家机械制造厂工作,每逢农忙时节便回家协助父亲,他帮助父亲学会使用很多农耕机械的“隐藏功能”。“就像现在的智能手机,其实很多不熟悉电子产品的中老年人平时只使用了部分功能,这些‘农二代’们帮助父辈更充分地利用农业机械。”封坚强这样类比道。

担任农业干部时的封坚强曾发表过不少农经类文章。2016年起,他开始乡村随笔的写作,笔尖流淌着对农业、对这片土地、对在此耕耘的人们的热爱。他的文章中,介绍了不少“身怀绝技”的新型职业农民,颠覆着大众对于“农民”和“农业生产”的刻板印象。

2014年获评“全国十佳农民”的李春风是一位弃工从农、子承父业的家庭农场主,他熟练掌握各种现代机械的使用技能,将从父亲手中接过的产业发展为占地400多亩、种养结合的农场,辛勤耕作也给他带来了丰厚的收入,他在收获时回馈乡里,在农闲时四处旅行。“戴着眼镜、衣着入时、看上去没有任何农民元素”的女青年沈万英也是松江土生土长的“农二代”,她不仅是种田能手,还尝试将目光投向市场,将自家农场建设成一个生态品牌农场,生产优质稻米,加工特色米糕,吸引都市居民来此体验。

“李春风”和“沈万英”们激励着不少年轻人返乡从事农业生产,因此松江农业不愁“后继无人”。“近十几年来,在松江,农民已经成为了一个体面的职业。”数十年如一日关心着农事的封坚强说道,“我们需要春风、万英,更需要使更多春风、万英成长的土壤、雨露、阳光……”

最大的“乡愁”是如何利用好乡村资源

退休之后,封坚强依旧喜欢到田间地头走走看看,听昔日的同事聊聊近况,与相熟的老农讨论农学。“这已经成为了我的一种习惯,因为对这片土地有感情。”他这样说道。有时他一人独行,有时偕三五好友,有时则在双休日带着年幼的孙子来到田间。

“夏天到,气温高,白天知了叫,晚上青蛙闹,萤火虫在眯眯笑……”儿歌里昔日乡村夏夜的景象虽已成为孙子的憧憬、爷爷的记忆,但孙子认识了松江的稻米,品尝过松江的农家菜,想必能从中感受到“爷爷的味道”。

一次,在与一位“90后”同事共游乡村时,小同事触景生情地追问:“今后的村庄到底应该存在还是消失呢?”封坚强认为,乡村今后还是有必要存在,而最大的乡愁,其实是如何利用好乡村资源。

“乡村资源的构成主要是土地、农宅、物产,再扩展的话,农民自身也是一种资源。”封坚强说道,“首先,一定要把乡村资源保护好,维护乡村生态环境的和谐。而利用乡村资源,一是多生产好的农产品,二是吸引城市中的人更好地亲近乡村。”

近年来,不少与封坚强怀揣着同样愿景的人,致力于用好松江的乡村资源,传播松江的农业文化。2014年,上海市松江区农民专业合作联社成立,成为全市范围内第一家农民专业合作联社。据农联社负责人李永华介绍,这个新型农业服务组织集农民培训,农产品加工、推广和展示于一体,积极尝试开拓市场、打造品牌、惠及农民。

今年9月2日,松江大米开镰收割之际,直播团队将直播间设在了田间地头,使稻香能通过镜头“飘”到市民消费者的面前。“松江大米”直播负责人、松江大米文化传播者陈宏权表示:“开镰当天让团队在田间做现场直播,进行预售,可以让民众更直观地感受到松江大米的魅力。”2020年开始接触松江大米的他也逐渐爱上了松江大米蕴含的人文价值:“我们卖的不是大米,是文化!松江大米完全可以成为海派文化的代表之一。”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