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36盘录音带还原中国普通家庭奋斗史
第01版:一版要闻 2022-11-23
不辞辛劳养儿育女 克勤克俭努力生活

36盘录音带还原中国普通家庭奋斗史

陶胡昀

么书仪在《寻常百姓家》研讨会现场(摄/李浴洋)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父亲用平板三轮车拉母亲去看卢沟桥的石狮子

上世纪四十年代么书仪父母合影

《寻常百姓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么书仪对父母及其家庭成员人生经历的回顾,记述了一户寻常人家在20世纪的物质和精神生活,2010年由台湾人间出版社初次出版。近日,《寻常百姓家》作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年轮”书系的第二本书出版发行,书中真实丰富的内容打动了无数读者。

父母向女儿叙述过往的36盘录音带,以及留下的信件、账本等各种遗物,构成了本书的主要框架。它既是一户“寻常百姓家”的个体记录,也是千万百姓家的缩影,折射出大时代里小人物的共同经历与体验。

◆见习记者陶胡昀

理解父母需要用一生的时间

上世纪90年代,么书仪的丈夫洪子诚受国家教委委派赴日本东京大学授课,么书仪作为“随行家属”一同前往。她从日本买回了许多录音带,采访她的父母,请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

1994年,么书仪的母亲去世,悲痛与遗憾之余,么书仪想到:父亲也会去世,如果将来父母都离开了,再想听他们讲那些人生经历和喜怒哀乐,都会成为不可能的。于是,么书仪决定趁着父亲记忆清晰、思维尚有条理的时候,让他讲述过往经历并录下来。

1996年,77岁高龄的父亲欣然同意了女儿的提议,并且非常用心地为录音作准备,他按照年代顺序列出了一份份详细的提纲。父女二人开始了问答式的谈话,这项工作持续了很多天。这一批磁带,加上母亲在世时零星的录音,共计有36盘录音带。

2005年父亲去世后,么书仪将父母的录音磁带听了一遍又一遍,这些“常听常新”的录音使她愈发感慨父母真的“不容易”:他们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却未曾向子女提起过。在艰难的条件下,他们扛着多重压力,用自己一生的付出,为儿女创造了尽可能好的生活环境,让孩子们都尽可能地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么书仪由此萌生了写一本书以纪念父母的念头,同时也希望能让后人通过自己父母的经历,了解历史缝隙中“寻常百姓”的真实生活。

么书仪的父亲是一个谨小慎微的老实人,除了录音带中的叙述,他还留下了一大批关于自己的“档案”——包括书信、各类账目、证券行情等等。这些手迹,也使得么书仪可以一次又一次历历在目地回想起父亲的一生,那些在不同年代书写在宣纸信笺、高丽纸、片艳纸、再生纸上的字迹,带领着她走进父母颠沛坎坷的人生……

36盘录音带、父亲的遗物和么书仪关于父母的记忆,是这本书的主干。而这些父母甘苦经历化成的文字中,也饱含着一位女儿诚挚的感恩之心,感谢父母给予的生命与知识。么书仪说:“父亲和母亲的品格,是我心中永远的财富,而理解父亲和母亲,我需要用一生的时间。”

风云变幻中的不变意志与品格

么书仪的父亲么蔼光出生于1919年,母亲李赓俞则比丈夫年长3岁。么蔼光的父辈生活在河北丰润县农村,克勤克俭地经营着一家杂货铺“双盛永”。20世纪三四十年代,凭借着经商的成功,么蔼光带着全家实现了从农村到城市的迁徙:先是搬到唐山,继而是天津,最终落脚北平。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养家糊口成为了么书仪父母最耗费心思的事。为了养活一家老小,将5个子女抚养成人,让孩子们接受教育,么蔼光什么行当都做过:经营股票、做行商、做临时工、做锅炉工等。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他捡槐花、采马齿苋、采绒花,夜里到处去翻砖头找土鳖,把这些卖给中药店;甚至捡马粪晾干了卖给生产队当肥料……么蔼光夫妇有着最朴素的观念:只要不偷不抢,不犯法,干什么都不丢人。虽然屡经坎坷,但父母却始终保持着朴素而诚挚的品格,不辞辛劳、踏踏实实地撑起一家老小的温馨天地。

据么书仪回忆,即使是在缺衣少食、入不敷出的三年困难时期,父母还是想方设法让一家老小不挨饿受冻。当时有许多家庭为了吃饭而发生矛盾,但么家从未有过这种情况。

1969年至1978年,年逾五十的么父么母带着最小的两个女儿在昌平县北流村务农近十年。一开始对农活一窍不通的父亲拿着最末等的“四等工分”,十年如一日地勤勉努力,无事不歇工。生性通达的他没有怨天尤人,也从未在儿女面前喊过一声“苦”。

1979年重回北京城后,么蔼光又在北京生活了二十余年。期间,他干过两年多的临时工,做过12年个体户,有过11年的股票投资生涯,直至生命的终点都未曾有过停歇。

如今也年近八十的么书仪说:“50岁之后,我才明白50岁下乡‘做农民’对于一个老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年届60岁的时候,才明白父亲62岁辞去临时工改做个体户、74岁重新开始做股民,需要怎样的勇气。父亲一生的勤勉努力和超常的勇气,不是我们这一辈任何一个人可以做到的。”

而无论时代如何变幻,么书仪的父母始终肩负着家庭的责任,“赴苦勤劳”(么书仪父母口头语,似为河北丰润农村方言)地努力生活,从这一家人身上可以看到无数中国家庭的奋斗历程。

“为了把儿女养大供他们念书”

1993年恰逢么书仪父母的“钻石婚”,当时么书仪与丈夫洪子诚远在日本,她的女儿为姥姥姥爷带去一束北大校园的玫瑰。当被问起“姥爷,您一辈子辛苦究竟是为了什么?”的时候,么霭光毫不犹豫地说:“为了把儿女养大,供他们念书。”

1963年,么书仪高中毕业,当时家中生活已经捉襟见肘,但父母仍然咬着牙坚持:“家里无论多难,也要供你们上学!”在那一年,么书仪考入了北京大学中文系。

“我得感谢父亲。”么书仪说,“初中毕业时,父亲没有让我去做学徒工以解燃眉之急。高中毕业后,父亲在知道北京大学的学制是5年的前提下,仍然支持我上了北京大学。”当时,学徒工每个月可以挣18元钱,3年出徒后可以挣到30多元,对缓解家中日渐窘困的生活是不小的帮助。

在填报大学志愿时,父亲也曾想过让女儿报考学制四年的师范学院,那里“吃饭不要钱,每个月还发零用钱”。但母亲说:“孩子要是有能力考上北大,就让她报北大,咱们支持她是为了将来不留遗憾,孩子也知道家里供不起,如果考上北大就让她申请助学金,考不上北大再上师范学院也不迟。”

母亲最终说服了父亲,在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对女儿说:“咱们家其实上不起北京大学,你考上了北大,咱们就得靠助学金了,穿的、吃的都不用跟别人比,等到大学毕业了,谁也不比谁低……”北大求学的日子里,母亲的话语一直温暖和支持着么书仪,使她在面对轻蔑的话语和目光时能淡然处之。

“我更得感谢母亲,她的思维清楚,心明眼亮,知道自家可以做什么和能够做到哪一步,‘北大毕业生’是母亲送给我的一生受用不尽的礼物。”么书仪说。

从长子1942年开始上小学,一直到最小的女儿1974年高中毕业,再到1981年么书仪研究生毕业,1982年三女儿大学毕业,父母用了整整40年的时间编织自己的梦想,践行心中的诺言。他们的5个孩子长大成人,先后成为了工程师、研究员、大学教师、法律工作者……“供孩子们上学,他们能考到哪儿,咱们就供到哪儿,咱们就苦一辈,不让他们辈辈苦。”么书仪母亲的愿望得到了实现。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