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一居民区电吹管演奏团队的表演赢得在场观众满堂喝彩
邻剧场外部设计以现代工业风格为主
2月11日下午,邻剧场里一场精彩绝伦的魔术表演正在开演
“拜新年呀拜个吉祥年!红红火火亲亲切切,感动了春天……”2月15日,一场由曲阳居民表演的电吹管演奏曲《拜新年》在百联曲阳·邻剧场激情上演,悦耳动听,配合娴熟的乐曲赢得满堂喝彩。邻剧场开在百联曲阳购物中心内,“以前我们都是在公园里或是在居委会的活动室练习,这是第一次在这么正式的剧场演奏,队友们都特别激动,这里的环境我们都很喜欢,也很享受在舞台上的感觉。”演奏队队员吴阿姨说。
在现有的“15分钟生活圈”内,社区型购物中心承担了不少周边居民生活基础配套的功能。把剧场设在购物中心内,居民观看演出变得更加便捷,人们在购物与用餐后,顺便看一场演出,大大增加了观众走进剧场的几率,让观剧成为消费者生活的一部分,零距离感受戏剧演出的文化氛围,也满足了周边居民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记者 丁雨
开在商场里的“平价文化超市”
邻剧场的名字意为“邻里、和睦、生活”,目的就是为不同需求的群体提供多元化的社交平台,加深社区居民间场景式的互动、体验,创造一个更具人情味的社交空间,成为各类兴趣爱好者交流联系的集聚地。
今年元宵节,邻剧场请来田耘社的相声团队,为观众带来了一场酣畅淋漓的相声表演,观众们看得津津有味,现场时不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台上的演员也饱含热泪,“已经近三年没有听到掌声了。”据悉,作为曲阳地区首个商业体文化演出的小剧场,百联曲阳·邻剧场于2021年7月动工,2021年国庆正式开业,历经一年多的运营,邻剧场逐渐为曲阳人民所熟知。“剧院是文化的载体,经历了疫情期间的‘无人问津’,到现在的上座率七八成,我们付出了很多努力。”剧场负责人吴昊波说。
作为曲阳地区首个商业体文化演出的小剧场演艺空间,邻剧场以现代工业风格为主体设计导向,剧场内部设施完善,布局合理,不仅能满足中小型戏剧、音乐会、舞蹈的表演,同时也可满足当下流行的前卫表演艺术形式。“剧场由上海戏剧学院的专家亲自操刀设计,虽然整体占地面积不大,但从演员化妆间、进场通道到后台区域等等,都是根据专业剧场的要求配置的,可以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吴昊波介绍道。
自从接手邻剧场以来,运营团队根剧曲阳地区附近居民的需求,为他们“量身定制”了符合“口味”的“文化大餐”。由于曲阳地区老龄化程度高,剧场就与上海一些知名沪剧、越剧、京剧、评弹、折子戏等社团进行合作,以满足不同年龄段、来自不同地区的老人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并且尽可能在票价方面给予优惠,让演出服务真正做到“惠老为民”。
除了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喜剧、脱口秀、音乐剧等符合青年观众口味的艺术表演也全面铺开,吴昊波还利用自己的专长,为孩子们打造了一方属于他们的“文化天地”。
“2003年,我从学校毕业后就一直从事文化行业,曾服务于一家民营儿童剧团,现在是上海一家文化管理团队的负责人。”吴昊波说自己经常在邻剧场门口看见有小孩子指着剧场的名字,问爸爸妈妈:“什么是剧院?”“这就是一个好奇的‘萌芽’,我相信在不久的未来,这个‘萌芽’一定会指引他们走进剧院,享受文化。而我们制定亲民的票价,打造多元化的产品,就是希望让每个年龄段的个体都能享受到自己心仪的文化服务。”
乐当“孵化器”扶持年轻剧团
“小剧场戏剧具有‘小、深、精、广’的艺术特点,舞台的探索丰富多元,为戏剧表现多彩生活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可能。”但近几年,疫情对线下文化行业冲击很大,很多剧团没能挺过这场“寒冬”,吴昊波深感痛心。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了一些年轻剧团,以孵化模式解行业痛点。“期待除了邻剧场,曲阳地区乃至虹口区能有更多漂亮的‘文化名片’。”
“闲娱喜剧”便是邻剧场孵化模式的受惠者之一。
闲娱喜剧是一家由年轻人成立的年轻剧团,成员基本都是各行各业的“斜杠青年”,他们有的是相声演员、有的是话剧演员、有的是教师……在舞台上演绎着不同的人生故事,结合有趣生动的语言表现形式,让观众在不同的角色表演中,体验生活的趣味。
“我们在每一场脱口秀表演中均设置了不同的话题,职场精神、家庭琐碎、生活困扰……演员首先从让观众‘认识我、了解我’开始,慢慢切入我们要表达的生活主题,最后,用正向的观点、充满正能量的情感引导观众去思考,从而与生活产生共鸣。”闲娱喜剧的创始人兼表演者朱新锐介绍道。朱新锐毕业于同济大学戏剧专业,后在上海电影艺术学院当了三年老师,2020年,朱新锐与朋友一起尝试做脱口秀表演,并成立了“闲娱喜剧”剧团。“我们成立这个社团的初衷就是让观众能够拥有‘休闲+娱乐’的轻松时光。”
随着时代的进步,消费者的审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一些剧团在初期发展很猛,劲头十足,但后续增长乏力,缺乏深入的、优质的创新内容与作品,观众就会产生疲劳感,逐渐萌生退意。因此,持续的内容与形式创新才是年轻剧团站稳脚跟的关键。朱新锐深谙这个道理,“我们现在也在不断创新,比如推出与魔术结合的‘魔咖脱口秀’,以后也还会有一些线上的喜剧类、剧情类表演,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文化体验。”
除了“闲娱喜剧”,邻剧场还扶持了好几家年轻剧团。“年轻的演员需要有展现的舞台,‘年轻的剧团’也需要有培植的‘沃土’。我希望邻剧场能够成为他们的‘孵化器’,让这些新潮的剧团在曲阳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吴昊波说。
创新商业小剧场运营“新模式”
邻剧场表演活动如火如荼地铺开,正是得益于曲阳地区文化氛围的不断提升。
2月15日,虹口区曲阳路街道在邻剧场举办了首场读者见面会,此次见面会特邀曲一居民区电吹管演奏团队向在场观众展示社区文化团队的风采。据了解,成立于去年11月的电吹管演奏团队目前有二十多位成员组成,平均年龄65岁,其中最长的队员已经75岁高龄。“演奏队虽然成立不久,但各成员之间配合默契,演奏水平高超,实属不易。我们以后将借助邻剧场的场地,邀请更多的居民团队在这里展示才艺,进行常态化演出。”虹口区曲阳路街道党建办副主任黄斌说。
小空间折射大社会,作为新兴的文化传播载体和文旅消费空间,小剧场在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促进文旅融合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吴昊波表示,下一步将加强和街道、社区合作。“一方面为居民们提供展示的舞台,可以参与制作一些‘定制剧’,为社区精神文明宣传‘添砖加瓦’;另一方面,计划为社区孩子们提供艺术培训的平台和空间。此外,我们还将招录一些家境困难的小小志愿者,让他们通过‘勤工俭学’来圆自己的‘艺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