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9日 星期六
寻找弃婴(弃儿)生父母公告 春日谨防特应性皮炎 认清自闭症中的多动现象 微创封堵可“掩耳防栓” 手术后该如何“补”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助力找回优质睡眠
第03版:人与健康 2024-04-03

微创封堵可“掩耳防栓”

张俊峰

心脏的左、右心房内各有一个特殊的解剖结构——心耳,它们形状像耳朵,因而得名。血液进入心耳后不易流出,若淤滞其中,就会形成血栓。

房颤患者的心房率高达每分钟350~600次,这是一种无效收缩。心房内的血液流速减慢,左心耳的血液流速更慢,更易形成血栓。有研究显示,房颤持续时间超过6分钟,就足以形成血栓,左心房增大、左心功能差、血液黏滞、心耳内部皱褶较深的患者血栓形成风险更高。如果血栓脱落,会随着血流到处“跑”,在较细的动脉处无法“通行”,可导致脑栓塞、下肢动脉栓塞、肠系膜动脉栓塞等。

心耳是心脏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遗迹”,切除或封堵心耳不会影响心脏功能,却能很大程度地降低心源性卒中风险。外科手术切除或结扎心耳,对心脏损伤较大,得不偿失。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患者因其他疾病需要进行心脏外科手术,若合并房颤,可同时进行左心耳切除或结扎手术。

目前临床常采用的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是一种微创介入手术,医生在患者的大腿根部进行穿刺,经股静脉、房间隔把封堵器送入左心房,然后将其释放并堵住左心耳。手术创伤小,患者康复快,术后不影响生活、工作,仅需避免术后几天的剧烈运动,之后就可进行各类运动。植入的封堵器多为镍钛合金材料,术后不影响磁共振等检查,且不受机场金属探测器等的影响。

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张俊峰(主任医师)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