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9日 星期五
“叔叔您好,我们是月龙的高中同学”
第01版:一版要闻 2024-11-27
四十六个老同学坚持十年爱心之举,诠释“同窗之情”

“叔叔您好,我们是月龙的高中同学”

郭爽

◆月龙父亲托居委转交的手写感谢信

同学代表上门慰问月龙父母

罗店中学94级(1)班的毕业照

同窗之情是怎样一种情谊?宝山区罗店中学的46名老同学,以去世同学的名义成立班级基金帮慰他的父母,用持续10年的善举,共同讲述了一个平凡而温暖的故事。(本版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记者 郭爽

20年再会,得知同学早已去世

2014年,宝山区罗店中学94级(1)班迎来入学20周年。这个重要的时刻得有点仪式感,于是人到中年的老同学们热切地联系起来——必须聚一聚!负责组织活动的李小舟等几个同学紧锣密鼓地开始联系,人在外地和人在外国的同学都联系上了,当年47个同学,联系到了46个。

少了谁?几个同学不约而同地问道:“月龙去哪儿了?”

便有同学托了当年与他家同村的长辈去村里问,原来月龙已经在1998年读大学期间意外去世。

得知消息的老同学们震惊不已。

读书时的月龙什么样?同学们记忆里的月龙是个活络的男孩子,个子不高,虽然不是特别帅,但脑子转得特别快,数学很好,还没有学霸的高冷,班里的大事小情他都特别积极。“那时候我们都乘公交车上下学。每天早上我从顾村上车,他在后面一站刘行上车,然后我们一起在罗店下车进校门。”李小舟至今仍然清晰地记得,月龙总是穿着深蓝色带白条的校服运动裤和干净平整但反复洗涤有些褪色的格子衬衫——同学们都知道他家经济条件当时并不好。“他父母善良朴实,但母亲患病不能工作,父亲为了方便照顾她,只能为村里做些保洁工作,收入微薄。”

入学20周年的同学聚会如期举行,全班都到了,唯独少了一人。在喜悦与悲伤并存的氛围中,大家都觉得应该做点什么。“我们帮帮他的父母吧。”聚会上忽然有人建议,立刻得到了响应。现场捐款二维码一出,从几百元到上千元,同学们当场就捐了1.8万元,这个账户也有了自己的名字:月龙基金。

一转眼,就是2015年春节,同学们派了4个代表打算上门慰问月龙的父母。辗转拿到了月龙父亲的手机号码,李小舟拨通了电话:“叔叔您好,我们是月龙的高中同学,想春节之前去看看你们。”

“……是谁?”

月龙啊,是已经十几年没人提起过的、埋在老人心底最熟悉也最遥远的名字。

两次失去,唯有真心抚慰伤痛

一时没反应过来的老人,最终没有拒绝已故儿子的同学的心意。但首次登门的4个同学也着实感到了手足无措,双方坐下来竟是一时相对无言,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事后我们也觉得有些唐突,我们的到访其实是揭开两位老人记忆中的伤疤,不说吧,尴尬;说吧,又都是伤心的回忆。”李小舟坦言。

月龙去世5年后,月龙父母从福利院领养了一个5岁的女孩。“我们初次登门时女孩子已经是中学生了。冷场的时候,她还主动来缓和气氛,与我们聊天,我们也鼓励她要好好学习、孝敬父母。”首次拜访不到半小时便仓促结束,同学们为老两口带了大米、食用油等年货,但慰问金他们说什么也不收。4个同学再三说这钱给小妹妹读书用,趁月龙父亲不备,一把塞进他衣服口袋,才勉强“脱手”。“塞好以后我们真的是落荒而逃。”李小舟回忆道。

看似不成功的拜访,为后续的联系破了冰。每到佳节,同学们都会打电话给月龙的父母,过年的时候则以小队的形式登门送年礼,“给自家爸妈买什么,就给月龙爸妈也送一样的”。月龙父母所在村迎来动迁,他们分到了一大一小两套新房,居住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同时小妹妹也品学兼优,这个家庭里的一切似乎都慢慢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不幸又一次降临——2017年,19岁的小妹妹也去世了。

得知消息的几位同学立刻赶到了月龙父母家里帮忙。两位老人似乎已经失去了所有力气,只握着他们的手无声流泪。同学们后来了解到,小妹妹起初频繁晕倒,到医院就诊,没想到确诊白血病,“还是很凶险的一种。尽管华山医院北院为他们减免了许多费用,还组织了医务人员爱心捐款,但花销仍旧巨大。月龙父母没有和我们讲,怕麻烦我们,就直接低价卖了一套房子给小妹妹治病”。

在各种治疗方式都失败后,骨髓移植成了当时唯一延续小妹妹生命的办法。为了救命,月龙父母辗转联系到了人在安徽的小妹妹的亲生母亲,没想到亲生母亲本身即带有患病基因,捐献成功率很低。但她透露,小妹妹还有一个亲姐姐。月龙父母又辗转找到对方,对方听闻后一口答应,当即收拾行囊准备来上海。然而就在月龙父母为小妹妹有了重获新生的希望而高兴时,这个姐姐的婆家却跳出来阻拦。“在当地,女孩子出嫁后一切就要听夫家的。公婆不知从哪里听说捐献以后媳妇的身体就不好了,会影响他们抱孙子,于是哪怕月龙父母再三恳求、医生再三科普捐献对生孩子不会有影响,姐姐的公婆直到最后都没有松口。”眼看小妹妹的生命进入倒计时,她的亲生母亲于心不忍,来到上海,走进手术室进行捐献。“虽然移植手术很成功,但因为各种原因引发了严重的并发症,妹妹在术后不久还是去世了。”李小舟说。

活着,不仅仅是活着

两次失去刚刚养育成人的孩子,月龙父母承受的打击可想而知。月龙父亲做清洁工的企业,也觉得年过七十的他年纪大了,不再给他安排工作。于是两位老人不再社交,甚至几乎不出门,渐渐地把自己封闭起来。

这一年的春节,月龙的同学们还是主动登门了。然而与之前相比,那年冬天他们家里很冷,桌上也只摆着老式的暖水壶,冰箱里是空的,连插头都拔了,根本不用,生活简单到不能再简单。“就是活着。”月龙父亲说。那次,同学们带去米、油、水果和5000元慰问金,月龙父母不肯收钱,“谢谢你们,但这太多了,我们有各种保障,其实不缺钱,不要再破费了”。同学们只能又用了最初的方式——趁其不备一把塞进口袋,然后“落荒而逃”。

钱反而成了最无力的慰问。此情此景,同学们放心不下,大家回去合计了一下,决定派几个人经常去“看一看”,于是李小舟和公务员周萍、派出所民警陈刚等几位同学时不时就会登门拜访,送些东西,聊会儿家常。次数多了,月龙父母认得了他们:“是小李和小陈,上次来的是小周……”熟悉了,彼此的感情近了,同学们也会和夫妻俩开玩笑:“叔叔您家这个冰箱,还是要用起来哦,我们可是要拿肉过来的!”老夫妻俩听了回答:“晓得了,晓得了。”

2014年至今,10年来同学们的爱心始终如初,月龙基金累计得到班级同学捐款近10万元,“一次性的大额钱款月龙的父母总是不肯收的,我们就细水长流,每次上门都不空手”。李小舟细细记录了每一笔花销,账目也是及时公布在班级群。在大上海保卫战期间,同学们也都挂念着月龙父母,把多渠道筹措的物资想尽办法送到了他们家门口。龚震宇、刘南男、朱斌、程浩林、杨俊明……同学们总是找各种“借口”登门,当法官的金华萍、做律师的陈叶为月龙父母咨询和解答各种政策,帮他们申请各种相关保障;有车的同学,在他们需要出行的时候,总是“碰巧”路过他们家,“顺路”送他们到目的地,再“顺路”送他们回家。

一次次真诚的关怀,最终触动了月龙父母本就善良柔软的内心。他们不再想只是活着,也开始认真思考如何更好地活着。同学们发现,近年来登门时,二老总是会提前在桌上摆上欢迎的零食、水果;同学们“坐一坐”的时间,也从最初的半小时不到,到现在能聊几个小时……“最开始我们临走时,和他们说要注意身体,他们都会落泪。因为这种再平常不过的问候,对他们来说却是最少听到的。现在我们临走时不但要叮嘱,还要抱一抱,他们每次都是笑呵呵地送我们离开。”

月龙父母不善言辞,除了接电话也不大会用手机,但他们先后两次委托小区居委会——好日子大家园第二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向同学们转交手写的感谢信。“两位老人当面不好意思说的,都写在了信里。我们居委也感谢你们,这么多年一直关怀着他们。”居委工作人员说。

今年,月龙的父亲77岁,母亲也71岁了,94级(1)班迎来了建班30周年,同学们与月龙父母的情谊也更加深厚了。

“今年月龙母亲突发了脑卒中,目前经常要去社区医院挂水,我们三甲医院老年病科和社区全科的医生同学金杰、金黎菊都会去探望,顺便看看他们的身体情况。”李小舟说,前几天他打电话给月龙的父亲,约个方便登门的时间。“孩子们又要来啦?太好了!他们什么时候来?问问他们想吃什么,我们准备点什么……”李小舟听到电话那头,月龙母亲喜悦地期盼着。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