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嘉定区劳技教育中心以“解决学生身边认知空白、培育劳动创新素养”为目标,延续“非遗匠心筑梦 工程智创未来”主题,开展了家校社共育劳动教育项目实践活动。
衍纸创艺:以传统工艺破“审美认知空白”难题,淬炼精细创美能力
7月16日,针对学生对传统纸艺陌生、动手创作经验不足的问题,中心青年教师祁钰涵开展了以“衍纸书签设计与制作”为主题的专场活动。祁钰涵紧扣“亲历实践”理念,从“工具认知-规范使用-基础卷制作”三个递进模块入手,引导学生直面“纸条卷曲易松散、造型组合无思路”等实操问题。学生反复尝试调整,不仅掌握了衍纸基础技能,更在“如何用基础卷拼贴主题图案”的探索中激活了创新思维。当简单纸条在手中变身为独特的衍纸书签时,同学们的脸上洋溢着满满的成就感。
机器人探究:以工程实践破“机械原理盲区”难题,播撒创新思维种子
同一天,针对学生“对生活中的机械结构视而不见、工程组装能力薄弱”的问题,中心携手桃园社区居委会开展了以“爬行机器人制作”为主题的专场活动。中心团支部书记谭嘉陆和党员教师一起践行探究“从生活问题到工程创新”的进阶路径。活动伊始,谭嘉陆以“生活中的连杆结构”为切入点,用剪刀开合、折叠椅收放等学生熟悉的物品,讲解了“连杆原理抽象难懂”的问题;在创作环节中,教师们引导学生直面“零件清点易遗漏、组装步骤难衔接”的实操挑战,通过“读说明书-理零件清单-动手组装-调试优化”的完整流程,让学生在解决“机器人爬行动力不足、关节卡顿”等问题中,初步掌握了机械组装技能。最后的“机器人竞速赛”,更是将“创新优化”推向高潮。为了让机器人跑得更快,学生们主动调整连杆角度、加固零件连接,在欢乐比拼中深化了对“结构与功能”的认知。
布艺香囊:以非遗手艺破“传统技能断层”难题,强化劳动实践获得
8月6日,针对“学生对传统布艺缝制陌生、手工实践机会匮乏”的问题,青年教师何凝睿联动叶池、桃园社区居委会开展了布艺香囊制作活动。何凝睿以香气扑鼻的非遗香囊为引子,先讲解“传统手工艺无用论”的认知误区,再带领学生直面“穿针难、起针乱、针脚不均”等实操问题。学生们从“第一排针脚歪扭”到掌握“攻针均匀间距、藏针隐形收口”的窍门,每一个进步都是“解决问题-提升技能”的劳动进阶。当薰衣草、茉莉花等天然香料填入布料,用藏针法完成收口,原本普通的布料变身为精巧香囊时,教室里此起彼伏的欢呼声,正是“让劳动教育落地实践、收获真实成就感”的生动体现。
协同育人:深化区域进阶范式,为劳动创新素养赋能
本次活动深度践行“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模块:劳技中心搭建“问题导向型”活动平台,精准对接学生身边认知缺口;社区提供资源与组织支持,打通劳动教育“最后一公里”;家庭以“鼓励者+陪伴者”角色参与,强化劳动实践的家庭认同——三方形成的育人合力,不仅调动了区域内分散资源,更让“从问题到素养”的进阶逻辑落地生根。
未来,嘉定区劳技教育中心将继续深化“问题导向、素养优先、协同共育”的劳动教育模式,开发更多“小切口、大素养”的优质劳动教育活动,让劳动教育在解决学生真实问题、培育创新素养的过程中,持续绽放区域进阶实践的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