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您好,许局长!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兰溪的风土人情和文旅概况。
许佩秦:兰溪,位于浙江省中西部,溪以兰名,邑以溪名,自唐朝咸亨5年建县,至今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曾依托“三江之汇、七省通衢”水路交通优势,成就南宋至明清800年商埠繁华。兰溪是宋徽宗题誉的“天下江南”,是元代黄公望笔下“富春山居图”的实景地,是计划经济时代名副其实的“小上海”,是浙中黄帝医药文化的发祥地,至今仍完整保留着全国罕见规模的古城、古镇、古村完整体系,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兰溪积极融入“诗路钱塘”建设,以创建省全域旅游示范市为抓手,利用人文厚重优势,守好“生态美”,打好“人文牌”,念好“旅游经”,全域推动大花园建设,打造长三角文化休闲旅居目的地,让“兰溪日子有戏有味”成为游客的共同体验。
记者:目前兰溪文旅项目有哪些?兰溪文旅资源最大特色是什么?
许佩秦:走进兰溪,可尽享山水养眼之福,一衣带水,双塔守护,三江六岸,群山环抱,百村嵌珠,处处皆景。走进兰溪,可尽享文化养心之福,吴越文化积淀深厚,民风习俗世代相因,名人大家比比皆是,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座“山水有清音、人文两交融”的魅力之城。越龙山国际旅游度假区是省大花园十大标志性项目,兰湖旅游度假区万亩湖面尽显生态美,诸葛八卦村的玄妙神奇、地下长河的鬼斧神工、古城古镇的千年风韵等你领略。一杯游埠早茶喝出百年味道,牛肉面、鸡子馃等近300种小吃,杨梅、枇杷等近百种名特优农产品,总有一款让您初见惊喜、再见倾心。
记者:关于推进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促进文旅市场的深度融合,兰溪有何举措与规划?
许佩秦:为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历史性机遇,“小上海”兰溪凭借优质而独具特色的文旅资源,主动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以打造长三角休闲旅居目的地为目标,规划形成“兰溪—周边县市1小时交通圈”“兰溪—上海3小时交通圈”,突出兰溪日子“有戏”“有味”两个主题,做好四个融入文章。一是融入休闲文化推广兰溪,重点突出兰溪休闲养生、美食等优势,加快文旅融合和产品创新,精雕细琢,借助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系统的宣传“兰溪日子”,扩大长三角地区吸引力。二是融入特色活动带动消费,通过举办“李渔戏剧文化周”、杨梅节、枇杷节等特色品牌节庆活动,借此培育网络消费、体验消费、网红消费等消费新热点,吸引长三角地区游客。三是融入区域互动擦亮特色,加大市场共建、资源共推、客源共享力度,推动长三角地区客源联动、线路联动、景区联动,打造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文旅产品,携手共促文旅产业共赢发展。四是融入数字化推动改革,运用5G、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实现文旅资源综合管理,增强公共服务能力、产业服务能力、精准营销能力。
记者:新的一年,可否分享您对2022年兰溪文旅的计划以及展望?
许佩秦:未来五年内,兰溪市将着力建设兰江—古城文体旅游核心区,打造钱塘江水上唐诗之路,开发西翼大诸葛、东翼大金华山,构建美丽乡村休闲度假区、乡村民俗文化风情体验区、江南人文观光休闲度假区、山居生态文化休闲区,形成“一核一路两翼四片区”空间布局。
规划建设中,兰溪将在业态上突出文旅融合、农旅融合、工旅融合、养旅融合、体旅融合、科旅融合“五个融合”,在发展新思维上做到“三个转变”:从传统资源开发阶段转向旅游深化阶段,从点状旅游景区观光转向全域化休闲度假旅居一体化,从以游客游览为主转向主客共享城市休闲空间,通过“五融合三转变”确立“大兰溪全域旅游”核心竞争力。
发展全域旅游是一个共建共享、凝聚旅游新动力的过程,兰溪将以此为契机,围绕全域发展要求,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体系,抓好“提质增效”落脚点,加大多元服务供给“普惠民生”,全面提升全市文旅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兰溪日子”的幸福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