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6日 星期日
“疫”起努力  助力爱心送餐不打烊 宝兴“十法”为战疫攒劲
第01版:一版要闻 2022-04-06
打浦桥街道旧改地块封闭管理,“传家宝”助力解决棘手难题

宝兴“十法”为战疫攒劲

按照疫情防控要求,黄浦区打浦桥街道旧改地块71街坊封闭管理14天。接到命令后,黄浦区机关党员干部徐成、徐永嘉、孙浩、丛凯组成工作组,带领十余名精干力量进入小区开展疫情应急处置工作。

面对艰苦的条件和严峻复杂的防控形势,工作组按照区领导要求,紧紧依托居民区党组织,坚决扛起防控责任,迅速摸清人员底数,实施弄堂物理隔断,关闭全部沿街店铺,加强人员流动管控,以一系列有力有效的措施,迅速稳定旧改地块疫情防控形势。针对旧改地块的实际,工作组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好用活宝兴群众工作“十法”,助力解决一个又一个棘手难题,让党旗始终在战疫一线高高飘扬。

建立居民底数“一本账”

工作组进入旧改地块71街坊后,发现街坊内某旅馆滞留了大量旅客。该旅馆条件简陋、管理不严、人员复杂,旅客身份登记与实际居住大多不符,导致人员底数不清、防疫情况不明。为进一步摸清人员情况、阻断疫情传播途径,工作组充分运用宝兴群众工作“十法”中精准排摸法,确保旅馆疫情防控工作有力有效。

在了解到旅馆内实际居住人数与进驻前掌握数据有较大差距后,徐永嘉冒着风险,主动到旅馆当面与店长沟通,经过仔细询问核对,最终摸清了实际居住旅客及工作人员人数,并建立单独工作台账,详细记录旅客姓名、身份证、手机号码、房间号等重要信息,为后续开展核酸检测和服务保障奠定了重要基础。

除了该旅馆,在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徐施寅的带领下,居委干部和街道社工对实际居住居民也进行了一次全面摸排,建立了居民底数“一本账”“一张表”,助力社区疫情防控精细精准。居委会主任鲁秀香作为住在本社区“老书记”,与居民面孔熟、关系好,是盘清底数的“奇兵”。

温暖滞留人员的心

3月26日晚,在长时间封闭管理后,部分居住旅客产生较大情绪波动。工作组收到预警后,立即组织公安民警、居委干部、特保队员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置。

为了避免激化矛盾,维护现场稳定,民警吕亮主动提出与旅客代表进行沟通,逐个沟通帮助旅客解决困难。很多旅客从外地来沪,不会讲普通话,吕亮不厌其烦倾听其诉求,与旅客拉家常、听难处,充分帮助旅客释放压力。经过近一小时的沟通,旅客的情绪基本恢复平静,工作组的政策解读和意见建议也逐渐听得进去了。

民警吕亮在封控之初就来到居民区支援,温暖的微笑和磁性的嗓音是他最鲜明标志,被居委干部称作“大暖男”。现在,这位“暖男”用耐心和细心暖了滞留旅客的心。

经了解,该旅馆的许多旅客来沪主要是为了看病、找工作。有些旅客还没找到工作就被隔离,断了收入来源。了解这一情况后,孙浩坚持以人为本,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积极与旅馆运营方沟通协调,尽力帮助旅客减轻经济压力。

同时,考虑到部分旅客生活困难,工作组协调将部分客饭送至旅馆,让旅客吃得饱、待得住,有效化解了矛盾。有一位旅客的妻子在瑞金医院住院,妻子急需身份证件办理出院手续。唐峰作为进驻的街道干部,积极协调指挥部,开通绿色通道,为旅客解决了燃眉之急。

“党员就是要带头冲锋,想方设法为群众解决困难,帮助大家共渡难关。”工作组组长徐成说,无论是疫情防控还是旧改征收,群众工作都是各家各法、没有定法,但贵在得法。“用好宝兴‘十法’这个传家宝,我们一定能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取得胜利。”组员们相信,疫情终将过去,繁花必将如常。打浦桥街道 供稿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