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珠楼本体主楼新旧建筑
由中共宁波市委宣传部、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江北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共江北区委宣传部、慈城镇人民政府、宁波市江北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天下读书爱书人,共建共享藏书楼”活动启幕仪式暨宁波抱珠楼焕然一新开馆活动,于7月23日在位于浙东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始平路6号的抱珠楼举行。慈城古建筑文化展、当代设计师作品联展、大暑雅集等系列活动及“宁波图书馆抱珠楼分馆”授牌仪式同步举行。
抱珠楼又名抱珠山房,因北依抱珠山而得名,是清道光年间浙东著名的藏书楼,距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为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高祖的从弟冯本怀所创建。据考证,抱珠楼极盛时藏书曾达数万卷,可与宁波“天一阁”、余姚“五桂楼”相媲美。除了海量的藏书外,冯本怀还亲自刻印了当时慈谿县历史上(除县志外)最珍贵的两部地方文献:《谿上诗辑》和《谿上遗闻录》。如今,两部书的原刻本虽早已散落民间,但幸在宁波、杭州、北京、上海、天津、南京、大连等公共图书馆均有其他刻本馆藏。2007年,抱珠楼和天一阁一起,被列入浙江省存世的14座著名藏书楼,其珍稀地位最终得到认可。2015年,成为第一批宁波市历史建筑。2021年10月,抱珠楼完成旧楼修毕、新楼筑就。
焕然一新的抱珠楼,占地面积约509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279平方米,共有4幢主体建筑,其中包含2幢原有木构建筑抱珠楼本体(抱珠山房)、始平路4号冯氏故居(本怀明阁),2幢新建筑螺旋藻井四面亭(众妙心楼)、恒温恒湿藏书库(浮碧书库),并新修造了1个木构出入口(致知门)和1个木构凉亭(不言亭)。抱珠楼不仅保留了慈城地方的特色与文化,也被赋予了新的功能。未来,这里将会成为一个集展览展示、文化传承、交流体验和服务配套于一体的公共文化空间,为宁波慈城又一文化地标。
秉承由人及书、由空向满、以老传新的发展原则,“宁波图书馆抱珠楼分馆”开馆活动特别设置了“与大冯共建一座藏书楼”环节,旨在倡议社会各界爱书人士积极参与到抱珠楼的读书共建的活动中,阅见美好、共添书香。作为抱珠楼首位藏书共建人,作家冯骥才在线上视频中表示,重启抱珠楼有三重意义:为社会文化建设重启抱珠楼,是对宁波传统书香文化的印证,为慈城人民的文化“四进”发展找到了依据;第二是将一个历史上家族式的藏书楼变成一个现代社会的藏书楼,为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提供了启发性的思考;第三重意义为社会文化建设提供了民众参与“众藏共建”的新模式,人们不仅可以把喜欢的书放在这里,这里还汇聚了人们对书籍的热爱。抱珠楼将成为人们读书思考、情感交流的地方,也是人们精神享受的场所,是慈城值得骄傲的文明标志。 刘征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