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3日 星期六
乘客出行不便 司机暖心帮扶 优秀“居民公约”助力解决小区“顽症” 不出家门该如何养老享专业照护? 普陀区在实践中解答社区治理痛点难题 荣誉榜
第02版:业主周刊 2023-10-25
维修基金如何使用?怎样打通街区内外?

普陀区在实践中解答社区治理痛点难题

小区维修基金如何管理使用?老年群体的关怀服务如何开展?“第二梯队”如何持续保持活力?街区治理如何打通内外力量?10月19日下午,普陀区召开“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项目交流会,这些困扰社区治理的痛点难题在实践中找到了答案。

今年以来,普陀区全域推广“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聚焦“物业治理、网格治理、痛点难点、减负增能” 4项类别,搭建区级统筹指导、街镇负责推进、居村项目落地的“三级管理架构”,组建由高校、区级职能部门、大梁书记组成的“三支赋能队伍”,发动选调生、第二梯队、共建单位“三股力量”,有序推进“四百”大走访,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打造了一批可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社区治理样本。

以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为核心的“第一梯队”是解决社区问题的首要力量,在居村党组织的引领下,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三驾马车”齐心协力。他们在维修基金自治管理、建设新能源停车场、“801”社区治理工程、组建业委会等一批社区治理项目中扛起“先锋行动”的旗帜。在此基础上,持续巩固拓展以社区志愿者为核心的“第二梯队”力量,激发多元主体参与基层治理,发挥自治共治的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普陀区积极探索共建单位参与社区共治的生动实践,有的帮助居民实现了“家门口”就医梦,有的筑牢青年服务基本盘,有的成立夜跑团跑出社区治理同心圆,还有的成立“居委法苑”,探索特大社区治理新解法。比如宜川路街道中远两湾城第三居民区在普陀区人民法院机关党委的赋能支持下,打造了全市首个“居委法苑”,推动法官下沉社区参与前置调解,积极对接引入法治力量,赋能基层依法治理,创新推进社区法治化建设机制,共同推进“无讼社区”建设工作,形成多元协同共治的良好局面。恽梅认为:“特大居民区在社区治理的时候会遇到很多不同的声音,通过在社区设立‘居委法苑’,找出民生难题是否在法治上存在空白点,或者哪些地方还需要完善,从而推动相关法律法规落地,具有重要意义。”综合自上观、上海普陀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