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深入,江苏省的各个乡村面貌正发生着巨大变化。“水韵江苏·美好乡村”全媒体乡村行活动第二站,继续探访了被视为“宝藏”的这些美丽乡村,先后走进了盐城东台巴斗村和甘港村、盐城大丰恒北村。
巴斗村:一个“推窗见海景,出门走海路”的海角渔村,毗邻黄海国家森林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地核心区条子泥观鸟地,拥有勺嘴鹬、黑嘴鸥等珍稀鸟类资源,每年有数以百万的候鸟来此迁徙,还有麋鹿在此嬉闹。这里全年空气质量达优级天数超过330天,绿化覆盖率高达40%以上。巴斗村也是我国唯一一个被载入中国人民海军军史的海上革命抗日根据地——组建红帆船队筑起最长的“海上生命线”,被誉为中国人民海军的起锚地。近年来巴斗村利用自身优势,融合“红色因子”“渔家风情”等发展乡村旅游,借助滩涂湿地、平原森林、候鸟天堂三张名片,着力打造“海上渔村·醉美巴斗”。古老的渔村融入了现代化的生活元素,具备了乡村旅游“吃、住、游、乐、购”的条件,整个村庄由特色渔文化、红色文化以及原始风貌的海边风情景点,串联成一条3公里长的旅游观光线。每年吸引来自全国各地游客及团队15万人(次),先后获得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称号。去年以来,巴斗村进一步开拓滨河风光带:拆除北侧500亩虾塘进行整治修复,今年完成了湿地修复提升工程,形成了深塘、浅滩、高地交错地形,让鱼可生存、鸟能驻足、人可远观,着力打造鸥鹭翔集、万鸟齐欢的海滨自然景观。
甘港村:甘港村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注重保留承载农村记忆的传统元素,彰显里下河水乡民俗风情。村里选用石磨、篱笆、水缸等旧建材、老物件用于村庄建设,延续沿河而居、傍水而建的乡村肌理,展示岸清水美的水乡风貌。走进甘港,无论是记录村落变迁的中国村史馆、回味老味道的百坊园、瓜果飘香的百果园、花繁叶茂的百草园,还是独具水乡特色的村庄民居;无论是巨幅稻田画观景区,还是甘港老家特色景区,都能闻得到乡土、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小桥流水,青砖黛瓦,移步换景,美不胜收。前不久,第六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江苏主会场活动也选择在甘港村举行,这里既是江苏乃至长三角地区的农业大块头、沿海大粮仓,也是全省乃至全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示范区、“领头羊”。甘港村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村”“全国文明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全国美丽宜居村庄”等称号。
恒北村:素有“梨园”之称的恒北村地处大丰城区南侧,近年来注重将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围绕“梨园风光、生态宜居、乡村旅游”主题,按照“2+1”(有机果品产业、生态旅游产业+梨园衍生产业)的产业定位,充分挖掘梨文化,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游客体验活动丰富多样,包括梨园观光、生态旅游、农耕体验、温泉度假、非遗文创以及乡村美食等。恒北村还通过打造“恒北”品牌,放大“恒北”效应,恒北优质梨、秋梨膏、梨膏糖、酥梨酒、梨木梳、梨花灯等恒北系列梨文创产品应运而生。又在此基础上建设了恒北文创街,促进了恒北农文旅融合发展。创新性地开设了主题迥异的各式文创店,包括恒北梨文创店、国家级非遗大丰瓷刻、现代园林艺术-静水斋、灵思创新巧手-梨缘手工坊、省级非遗恒北麦秆剪贴工坊等店铺,从而集聚产业发展要素、转化特色文化资源、展销特色文化产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等功能,并致力于优化基础设施、改善乡村面貌、挖掘文化印记、提升文化品位、丰富群众生活。恒北村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江苏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江苏省乡村振兴旅游富民先进村、盐城市十大最美乡村等荣誉称号。见习记者 房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