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中帅,作为山东大学和天津科技大学的产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和博士研究生导师,他多年来聚焦全球关注的代谢疾病治疗领域,在创新药物研发方面进行了大量前沿性、开创性的科学研究。
据悉,辛中帅主导了国家一类生物创新药的研发项目三激动剂创新分子,更发表了学术论文32篇、参编高等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药理学》(双语版)、参与完成了国家级和省部级等科研课题近10项、医药研究相关的发明专利6项。
诸多成绩和荣誉,也让辛中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肯定。其不仅被授予江苏省“双创人才”企业创新人才荣誉称号,更收获了江苏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批金龙湖“紧缺型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金龙湖“紧缺型计划”人才(团队)领军等荣誉。
初心不忘显成就
早在2005年,辛中帅就已进入国家药监局工作,这一干就是十年。对于很多人来说,能够在国家机关工作是一种荣誉和稳定,但辛中帅并不满足于此。
“我的外公患有糖尿病,每当看到他为了控制血糖而不得不忌口,或是忍受注射胰岛素的痛苦,我都深感痛心。”辛中帅回忆道,“那时,我就下定决心,要研发出更适合中国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药物。”
这种强烈的使命感源于他对外公的深厚情感,以及自己从大学开始学习药学的使命感,深思熟虑之后辛中帅决定离开稳定的工作,投身于药物研发的浩瀚海洋中。他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更在产业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投身创新药物研发
众所周知,十几年前,我国自主创新药物研发领域尚是一片空白,绝大多数创新药被国外医药巨头垄断,而辛中帅则将国产创新药的研发与突破视为己任。
在创新药物研发的过程中,辛中帅遇到了无数困难和挑战。最初,技术难题是研发过程中的一大挑战。那个时候,国内在代谢治疗领域的生物药研发几乎都是仿制,辛中帅深知,只有不断创新和突破,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如何设计出具有更好疗效以及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分子才是开发的关键。他带领从美国NI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回国的博士团队,采用AI技术进行分子模拟,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但他一直不曾放弃。因为辛中帅深知科技创新与研发的不易,只有守住初心、坚守信念,才能距离目标更近。
于是,辛中帅和团队认真分析每一次失败带来的经验,不断总结、突破,经过6个多月的考验与煎熬,终于拿到了非常具有竞争力的“新分子”成果。此后,辛中帅率领团队在一个个困难面前知难而进,不断调整应对措施,最终实现了项目的顺利推进,不到两年就完成了两个重点药物研发项目的研究,更获得了国家药监局的临床批准。
在突破和创新中前进
值得注意的是,辛中帅在深耕行业的同时,还成功申请了多项专利,其中包括针对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胰高血糖素受体、以及抑胃肽受体的三重激动剂、一种采用大肠杆菌表达串联序列制备GLP-1或其类似物多肽的方法和一种索玛鲁肽前体的制备方法等。这些专利成果不仅为行业的技术迭代提供了更多参考,更在助力行业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除了专利成果外,辛中帅还主持和参与了多个重要科研项目和基金。他在项目中展现出的出色领导力和创新精神,赢得了同行们的赞誉和尊敬,更让行业中的年轻人收获了更多经验和知识。
辛中帅始终坚信,只有不断创新、不断突破,才能在医药领域取得真正的成就。团队在他的带领下,不仅关注当前的研发热点,更勇于探索未知的领域,以期在未来的医药领域中占据一席之地。他的故事也激励着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岗位,都要保持对事业的热爱和追求,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