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2日 星期六
荣誉榜 “小海帮侬办”:打造零距离社区服务新名片
第01版:头版 2025-02-20
上门办、随时办、就近办……他们让居民办事不再难

“小海帮侬办”:打造零距离社区服务新名片

高龄、独居、患病老人出门办事难,他们带着设备主动上门;白领上班时间没空办业务,他们推出24小时服务终端,年服务3000人次……在淮海中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受理中心”)的日常工作里,这样温暖的细节时刻体现着“以人为本”的周到服务——受理中心始终将居民群众的需求放在首位,为满足辖区居民群众和企业员工多方位、多层次的需求,中心推出了“小海帮侬办”服务品牌,通过精准定位需求,精心拓宽多样服务渠道,持续优化服务方式、创新服务举措,构建起了全覆盖服务体系。

一个电话

“长护险”办好了

上周,淮海中路街道复四居民区的独居老人宋阿婆通过居委致电社区事务受理中心,表示自己想要办理“长护险”,却因腿脚不便、子女又不在身边,只能在家干着急。得知情况后,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当天就与老人约定次日上门为其办理。第二天,工作人员按时上门,当场为老人在系统里办结了该业务。

宋阿婆喜出望外,拉着工作人员的手说:“本以为手续繁琐,没想到这么方便、快捷,这下我的心里可踏实了!”

受理中心在日常服务过程中发现,作为老龄化程度高的中心城区,街道辖区内许多高龄、独居老人因身体原因无法随时随地出门办事,有的老人行动不便,甚至连下床活动都困难,遇上急事更是焦急、无助。针对这一情况,中心组建了以党员为骨干的“帮帮团队”,在了解到出门不便的老人的办事需求后,第一时间携带远程帮办设备上门,办理业务的同时,还为老人讲解相关政策,让他们省心又安心。

随着“一网通办”工作的深入推进,政务服务迈向智能化,但中老年人却因不熟悉线上办理或不会操作电子设备而焦虑。“小海帮侬办”贴心推出“社区服务面对面”,为这一群体提供一对一指导。居民只需跑一次,在帮办人员的协助下,就能轻松完成“退休一件事”“助餐一件事”等线上业务办理,感受“一网通办”“随申办”带来的便捷与温暖。

随时能办

“零距离”服务居民

刚生产不久的许女士,本打算等身体恢复些再前往受理中心申领生育金,没想到,“小海帮侬办”在她居住的居委增设了“远程帮办”站点,通过智能双屏一体机远程“云取号”办理,资料不全还能通过“一网通办”电子亮证及证照调用。下楼遛弯的工夫,许女士就申领好了生育金,她不禁感叹:“太方便了!”这份便捷,源自中心服务半径的延伸,更源自为民服务的初心。

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许多白领上班族常常因工作忙碌,难以抽出时间办理相关事务。为此,中心开设了24小时自助服务区,方便市民无论何时都能自助办理业务。2024年,街道24小时自助服务区累计办理业务3000余人次。从清晨到深夜,服务区的设备“坚守岗位”默默等候,为每一位需要办事的市民提供便利。

同时,为打破个别业务“办不成”的困境,“小海帮侬办”还推出兜底服务——“办不成事帮您办”。对于“疑难杂症”,中心能够迅速启动多部门联动机制,与相关部门协调沟通,一事一议,全力帮助居民攻克棘手难题。每一次成功解决“办不成”的事,都是他们全心为群众服务的生动注脚。

“小海帮侬办”服务品牌,承载着淮海中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为民服务的初心与使命,让每一位办事市民都能在日常事务的办理中,感受到街道服务的温度与力量。 淮海中路街道 供稿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