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街道公安大楼建成于1993年,小区3栋大楼6部电梯已运行30多年,承载着600多户居民上下楼的日常出行。宛平社区微网格员小臧在“四百”大走访(走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暖百家心)时发现,居民对电梯更新的诉求虽然强烈,但是对选用哪个电梯品牌还没有形成一致意见。更让居民发愁的是,部分低楼层住户认为“电梯用不上,不愿出钱”,而高楼层住户则顾虑“费用凑不齐,电梯换不了”……老旧电梯“退而难休”的僵局要如何破解?
片区搭台破僵局
“三驾马车”加速跑
针对居民反映电梯老化存在安全隐患的诉求,宛平居委依托“居委举手-片区吹哨-部门报到-问题销号”片区治理机制,通过梧桐片区民情快办工作站“举手”上报,片区党委“吹哨”召开由居民区、物业及街道社会工作办、城建中心、市场监管等部门参与的联席会,共同商议方案措施,并邀请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等现场踏勘检测,得出了“建议更新”的检测鉴定结果,为电梯更新提供了有力支撑。
随着《徐汇区老旧住宅电梯修理、改造、更新工作实施意见》的出台,优惠的补贴政策为电梯更新工作注入强心剂。“《实施意见》补贴力度前所未有,从之前30%增加到50%,最高补贴也从每台10万元增至15万元。”天平街道城建中心主任王益敏详细讲解财政补贴政策,指导电梯更新审批流程和注意事项。宛平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余齐伟多次组织公安大楼“三驾马车”召开联席(扩大)会,搭建沟通桥梁,梳理居民诉求,商议各方能接受的资金分摊方案等关键问题。
公安大楼业委会发挥关键自治主体作用,组织业主大会两轮征询表决,并对承接电梯安装的品牌公司进行公开招标。从最初6个电梯品牌公司参与投标响应,到2个电梯品牌公司进入第二轮全体业主征询,业委会严格把关,并要求入围电梯品牌公司通过宣传栏张贴和二维码扫描下载等方式宣传电梯改造方案,把选择电梯品牌的权利交给全体业主。
“居民安全出行无小事。”高建物业片区经理姜峰表示,物业提前制定电梯停用期间应急方案,提出低层居民少用电梯、小包快递限制上楼、快递员和居民出行错峰使用电梯等措施,确保在一部电梯进行更换时,另一部电梯安全稳定运行。
党建引领聚共识
多元力量很给力
“电梯更新是公安大楼小区的大事,一个好政策的落地,需要‘三驾马车’齐心协力,更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余齐伟表示,居民区党员骨干成立“红色先锋队”,主动认领党员责任区,积极对接高龄住户,通过入户走访、楼组会议等方式宣传政策,化解居民疑虑,推动共识达成。
“两轮征询工作,楼组长功不可没!”宛平居委主任李敏对楼组长所作的贡献印象深刻,通过入户走访、楼组会议等方式,楼组长们第一时间将电梯更新政策、施工方案等信息传递到户,收集居民个性诉求。
居民区党总支还组建了“银龄帮帮团”和“青年突击队”两支志愿队伍。“银龄帮帮团”发放电梯更新宣传手册和征询单,“青年突击队”志愿者负责联系人户分离业主,通知业主积极参与业主大会,广泛征集业主意见。
3月13日,公安大楼的电梯迎来“新生”,电梯更新签约仪式在66梧桐院举行。签约仪式现场,居民代表李老师说道:“盼了这么久,终于等到这一天啦!我们都很期待新电梯!”
据悉,天平街道将以党建引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细化落实徐汇区党建引领“满意物业”三年行动任务要求,深化“三驾马车”协同联动,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老百姓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天平街道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