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松江区稻田里稻浪翻滚,“人间大米”年度开镰仪式如期举行。这是该上海本地品牌在松江区农业农村委员会支持下,连续第6年举办开镰活动。当天,品牌微信小店“人间”、小红书“人间的店”、抖音“人间食品店”及上海东方购物平台同步开启预售,单日预售金额突破50万元,为新一季稻米销售打响头炮。
作为松江大米品类代表,“人间大米”身负“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与“绿色食品”双重认证,今年更以“人间大米就是软”为核心口号,精准传递其口感软糯、剩饭不回生、煮粥绵密的特质——这份独特品质,正源于松江“上海之根”的地理馈赠。
松江古称“华亭”,地处太湖洼地边缘,远古植被沉积形成的“青紫泥”水稻土,为稻米生长提供了富含有机质的沃土。然而曾几何时,受农户营销经验不足、产粮规模有限等影响,松江大米在上海市区商超难觅踪迹。2020年,深耕上海近30年的“人间”品牌创始人陈宏权接下松江农联社委托,半年往返市区与松江近百次,从稻种研发到加工储运,从历史地标走访到农业专家请教,硬是摸清了松江大米全产业链脉络,让这颗“沪上明珠”重焕光彩。
为让好米被更多人看见,陈宏权在细节处巧做文章。包装上打造“金九银十”体系,兼具辨识度与文化感;开镰日固定为9月2日,形成消费记忆点。陈宏权还与农户“约法三章”,筛选环节坚持三次精选,远超行业常规;更公开承诺“不抛光、不打蜡、不掺陈米,假一罚十”。
开镰仪式上,稻穗飘香,订单不断。这场一年一度的田间盛会,不仅是“人间大米”的丰收序曲,更见证着松江特色农产品从田间走向市场、从地域特色变为城市消费新选择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