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发展,智慧消防已经逐渐成为现代城市发展中智慧城市安全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技术攻坚,提升检测效率和可靠性
在珠海香洲区的一片老旧居民楼里,曾瘫痪的消防栓如今连入城市“智慧大脑”。其背后的功臣,是一套能实时监测2万多个消防栓的智慧系统,该系统能使故障响应时间从72小时骤降至2小时。这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消防工程行业从被动灭火向主动预防的深刻转型的需要。
当珠海宝嘉金融科技中心以350米刷新城市高度时,传统的消防技术遭遇严峻挑战。超高层特有的“烟囱效应”与复杂风压,让烟雾控制成为生死命题。“常规手段失效,必须引入流体动力学模拟。”该项目消防工程负责人陈志鹏带领团队引入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构建了数字模型精准预测烟气走向。该方案不仅为珠澳第一高楼筑牢安全屏障,更为大湾区超高层建筑消防验收提供了借鉴。
技术攻坚远不止于此。陈志鹏研发的“线型光束感烟探测器检测装置”通过集成高灵敏度光学接收模块和智能校准算法,实现了对线型光束感烟探测器工作状态的快速精准诊断,大幅提升了检测的效率和可靠性。“这一装置不仅将单次检测时间从原来的30分钟缩短至5分钟,更将误报率降低了超过60%”,专家指出,“它填补了大型空间火灾探测器现场高效校验的技术空白,尤其适用于体育馆、机场航站楼、大型厂房等重点场所。”
构建风险评估模型,精准评估消防安全风险
行业变革更需体系化支撑。陈志鹏布局的基于大模型的城市消防应急响应平台直指行业痛点——它依托物联网、北斗定位、云计算构建全域城市感知网络,实现了消防设施故障预知、警情预测、报警精准定位,为城市编织一张权责明晰的消防安全“防护网”。
依托智慧城市发展,该平台逐步整合了消防监督管理数据、历史火灾信息、物联感知实时信号等内部数据,并接入了城市建筑、交通路网、消防水源、流动人口、气象条件、视频监控,以及市场监管、教育、卫生健康、文化旅游、商业企业和危化品行业等相关数据资源。通过广泛汇聚城市级火灾防控数据,平台构建了科学的风险评估模型,能够精准评估各类场所及建筑物的消防安全风险,并以“红—橙—绿”三色等级进行直观展示。消防与应急救援专家评论道:“该平台实现了对内外部信息资源的多维研判与智能分析,全面支撑起消防监管决策的科学化、精准化和智能化,为智慧城市的消防安全治理提供了系统化的借鉴。”
瞄准未来,助力城市消防智能化
当老旧小区消防栓连入智慧平台,当摩天楼在数字模型中完成安全验证,消防工程已超越传统设备安装,成为融合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前沿领域。业内专家指出,未来竞争核心在于构建“消防数字孪生体”——在虚拟世界映射并优化现实消防系统。陈志鹏所储备的“消防数据一张图系统”“基于BIM的设计平台”等技术方向,正是瞄准这一未来。他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移动互联网+等最新技术,配合大数据云计算平台、火警智能研判等专业应用,助力城市消防的智能化。
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防,从单点设备到城市级网络,消防工程正经历智能化重塑。技术终将迭代,但行业本质不变:以创新为砖石,以责任为梁柱,在每座建筑中构筑起看不见的生命防线。当智慧之光点亮更多消防栓与传感器,城市的安全韧性也将迎来质的飞跃。(田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