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月,上海首个跨平台女骑手妇联——长海路街道驿路芳华女骑手妇联正式成立,这些风雨无阻的“追风者”在申城找到了一个共同的“娘家”。从此,奔忙的身影有了温暖的港湾,个体的奔波汇入了集体的暖流。
暖心相伴: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秋意渐浓,暖意更浓。如今,这份“家”的牵挂化作了一次温暖的奔赴。为进一步走进女骑手的工作与生活,倾听她们的心声,传递组织的关怀,长海路街道翔殷浣纱街区的居民区妇联主席们作为“娘家人”串门,走进女骑手们熟悉的派送站点,真切地感受她们“在路上”的日常。
“大家平时中午在哪儿休息?”居民区妇联主席们一句句细致的问候,这些看似平常的琐碎,恰恰是女骑手们日常最真实的写照。一句“辛苦了,注意安全”,一份精心准备的慰问礼包,传递的不仅是组织的问候,更是一份被看见、被惦念的踏实温暖。
“以前总觉得你们来去如风,今天更加清楚,每一个准时送达的背后,有这么多不容易。”一位居民区妇联主席动情地说。现场,双方纷纷掏出手机,互加微信,将一次活动延伸为“结对认家”的长效服务机制。当女骑手们在社区里遇到难题时,手机那头,就多了一位可以随时求助的“社区姐妹”。这份“双向奔赴”,让“家”的归属感,从妇联延伸到了更广阔的社区,让女骑手在未来的奔波中,心里多了一份“找得到人、说得上话”的踏实。
指尖传情:“柿柿如意”传递美好
除了实用的慰问礼包,一场名为“柿柿如意”的艾草锤手作活动,悄然温暖了女骑手的心。当她们常年紧握车把、点击订单的双手,转而细致地整理艾草、缠绕布匹时,忙碌的节奏终于慢了下来。空气中弥漫着艾草的清香,也萦绕着放松的欢声笑语。
“这个艾草锤真好,我们天天在路上,腰酸背痛难免,回去就能用上!”一位女骑手展示着自己亲手制作的、形似柿子的艾草锤,爱不释手。这枚小小的“柿柿如意”,不仅承载着对女骑手工作与生活的美好祝愿,更蕴藏着对她们健康的贴心关怀。
温暖延续:让“首家”成为“长效”
作为上海首个跨平台女骑手妇联,驿路芳华的创新不仅在于打破平台界限,更在于构建长效服务机制。“‘首家’不是终点,而是起点,”长海路街道妇联负责人表示,“我们要让‘驿路芳华’真正成为女骑手们最温暖的依靠,让上海这座城市的温度,通过我们的服务传递到每个女骑手心中。”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驿路芳华”用最真诚的行动,为女骑手点亮了一盏温暖的灯。 长海路街道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