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美经贸磋商处在一个重要关键阶段。中美两国元首阿根廷会晤两个月来,从元首互通电话到副部级磋商,再到本轮高级别磋商,重新回到谈判桌前的中美双方“谈”的意愿在上升,互信与共识增多,让外界对双方最终通过平等磋商解决经贸摩擦问题多了审慎乐观。这一进展是中美经贸团队认真落实两国元首重要共识的结果,表明中美双方朝着达成协议的方向又前进了一步。
贸易战没有赢家——中美经贸摩擦升级10个多月来,双方对此感受更深刻。贸易战伤害了包括中美经贸交往在内的全球经贸关系,冲击了全球价值链和国际分工体系,引发国际金融和大宗商品市场剧烈波动,并加剧世界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中美推动磋商继续向前,不仅符合两国人民和业界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期盼。
作为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存在经贸分歧和摩擦是正常的。有问题不可怕,关键双方要有诚意共同努力解决问题,而不要被问题牵着鼻子走。
此次华盛顿磋商中,双方讨论了贸易平衡、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保护、非关税壁垒、服务业、农业、实施机制以及中方关切问题,这种直面“硬骨头”的坦诚磋商态度传递一个积极信号——沟通越坦诚、深入,解决分歧矛盾的希望就越大。
对中国而言,应对各种不确定性最好的方式就是办好自己的事情,向内求得力量,向外求得共赢。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仍面临风险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还要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深化改革。距离3月1日磋商期限还剩不到1个月,前期进展只是阶段性成果,后续更关键的磋商即将展开。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落实好两国元首共识、解决好经贸分歧,对中美是双赢,对全世界是共赢。 新华社记者 周效政 韩洁 高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