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1日 星期三
战斗机器人:俄军的“形象工程”? 我与巴西海军“亲密接触”
第22版:军界瞭望 2019-03-04

战斗机器人:俄军的“形象工程”?

俄军“天王星-9”无人战车参加红场阅兵

“天王星-9”无人战车投入俄军演习

“天王星-14”消防机器人

新一轮军事技术竞争中,俄罗斯动作频频,自2018年以来多次传出国产军用机器人的参战信息,俄国防部主办的红星电视台更把“天王星-9”形容为世界首款地面战斗机器人,而“天王星”机器人家族还执行过扫雷、侦察甚至要人警卫任务,据说表现都不错。但美国“第一防务”等网站披露,成绩的背后,却隐藏着俄军难言的尴尬。

宣传和实际不符

先说“天王星-9”,它实际是履带式无人战车,战斗全重12吨,由一台300千瓦柴油机驱动,可连续工作6小时。它火力强大,有一门30毫米机关炮和一挺机枪,四具“突击”导弹发射器和两套93毫米火箭筒。它装有光电观瞄系统,最远可在6400米外发现敌情。“天王星-9”从2017年开始进入叙利亚作战,俄军事评论家声称,虽然美国在电影《终结者》中创造“战斗机器人”概念,但真正做到的却是俄军。

但俄国防部第3中央科技研究所发现,“天王星-9”的表现令人失望,其火控系统的工作距离才2000米,不是设计的6400米;30毫米炮故障频出,包括六次开火延迟,一次未能击发,而且火炮稳定器很差,无法行进间射击;车辆号称能远程遥控,但在城市环境中的遥控距离只有300-500米,而不是宣传的4000米;控制系统失灵多达17次,持续时间长达一分钟,有两次甚至长达一个半小时;配装的光学探测系统易受地面、空中侦察装备的干扰。

有点操之过急

综合各方信息,人们怀疑“天王星-9”的供应方——莫斯科郊外的第766工程装备设计制造公司有“猫腻”。它成立于2007年,其真实背景和实际控股人始终不为人所知,甚至有人猜测是俄国防部内部官员个人投资,以所谓“高科技”为幌子骗取国防补贴。离奇的是,“天王星”家族几乎“集体犯病”,“天王星-6”扫雷机器人、“天王星-9”战斗机器人和“天王星-14”消防机器人都被曝光过技术缺陷。况且,“天王星-9”所用的武器和动力装置都是成熟产品,可靠性却不如更复杂的新概念有人技术兵器(如T-14坦克)。俄军事专家涅斯扬表示,要是让乌拉尔机械车辆厂这样的老牌军工国企去搞无人战车,绝不会弄出“天王星-9”这样的“蹩脚货”。

事实上,“天王星”家族严格上不算自主决策行动的机器人,而仅仅是一种无人车辆,需要人工决策控制车辆机动和器材使用,因此作为终端的无人车需要把观瞄装置采集的高清视频画面通过无线电实时回传给控制站,操作手观察视频画面并捕捉和识别目标后,再将指令通过无线电发送给车辆实施,这就需要在两者间构建高速加密宽带通信网络。叙利亚实战中,俄军发现控制站与无人车的信号辐射强度很大,就像手机基站一样容易暴露,这样敌人能通过电子干扰无人车通信,利用侦测信号源方位等手段定位控制站兵发起攻击。像“天王星-9”无人战车面对脆弱的叙反政府军尚且“掉链子”,倘若对方具备美军那样强大的电子战设施,甚至能模拟俄方指挥信号绑架“天王星-9”,反过来用来打击控制者自己。

有学者认为,俄军在叙利亚贸然投入“天王星”车辆是不妥的,可能将该系统的无线电通信特征暴露给美方,具体到“天王星-9”,它几乎是浪费军费的“形象工程”。但俄国防部称,即使存在泄密风险,也要尽快测试无人战斗装备,抢占未来十年的陆战技术高地。俄陆军工程兵司令尤里·斯塔维金中将坚称,将从第766公司采购更多的“天王星-6”扫雷机器人,这无疑是间接对“天王星”家族表示支持。 李鹏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