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遐迩集 远方(油画) 建筑的魅力 看字 “三边”功夫 芯片之城 命运共同体
第19版:夜光杯 2019-04-25

命运共同体

刘 蔚

旅行是十分个性化的事情,又是对原来相对封闭的生活空间的突破和挑战。在旅行途中,你会遇到一些人,有意无意地观察一些人和事,甚至和一些人发生联系。此时,你会发现,人并非生活在真空中,人在旅途,并不孤立。你也许会思考平时根本不会想的诸如个体与群体、个人与族群之间等形而上的问题。

如今,我们去九寨沟旅行十分方便,可以乘飞机先到黄龙,然后坐两个小时大巴,便能抵达目的地;或者从成都乘大巴走高速公路,一天时间就可以到达九寨沟。然而,在上世纪90年代,去九寨沟旅行是件很辛苦很不容易的事,我自己前后就走了三次才去成。前面两次都是从成都出发,但第一次遭遇大雪封山未能成行,第二次车到都江堰所在的灌县,由于山体塌方,阻塞道路,只能半路退回。直到第三次从兰州出发,经过甘南,取道武都、文县,整整花了两天时间,才抵达九寨沟。记得那是第二天傍晚,过了甘肃文县,进入四川阿坝境内,我们坐的那辆老旧的长途汽车,车厢内挤满了人,我和同事挤在汽车前部的发动机箱旁边。外面,一边是葱郁高耸、紧贴车窗的山壁,一边是流水哗哗的悬崖。再过几个小时,就可以到达九寨沟了,我和同事的心情都放松起来。然而,也许是这辆车太破旧了,也许是乘客太多不堪重负,车头突然歪向悬崖一侧,全车乘客不由惊叫起来。千钧一发之际,司机临危不乱,用尽全力将方向盘扭向右侧,车身又晃晃悠悠地偏转回来,重回正途。我们都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惊魂未定之时,我发现,我们刚刚认识的一对来自广东东莞的老夫妇,瘦小的妻子两手还紧紧地抓在丈夫的左臂上。

危难关头,我们这一车厢来自全国各地、临时形成的乘客群体,面临的是相同的生死考验,若非那位老司机的经验丰富、力挽狂澜,全车人可能就葬身悬崖了。

由甘入川的途中,还有一件事让我印象深刻。90年代,我们的高速公路刚起步不久,西南西北地区几乎见不到高速公路的影子,汽车走的都是盘山公路,曲曲折折,千回百绕,崇山峻岭,辗转颠簸。忽然,山路旁出现了一座孤零零的土屋,一个中年男子穿着油腻的黑棉袄站在土屋边,他怀里抱着一个一两岁的婴孩,身边还有一个三四岁的脏兮兮的孩子,父子俩呆呆地望着盘山公路上经过的车辆。以前,只是通过报纸和电视,知道西部地区还有大量的贫困人群,离自己仿佛很遥远,但那一次我亲眼所见真实的贫困,离自己是那样近,而他们都是我们的同胞,那一瞬间,我的心感到了难以名状的震撼。

前些年,我去川西旅行。爬完稻城亚丁最高的一座神山、也是亚丁三大神山之一的夏诺多吉,看完五色海之后,便走上回程的路。有很长的一段其实并没有路,脚下都是碎石,我一步一步地踏在碎石上,慢慢移动着。忽然,一脚踩下去没有踏稳,我一个趔趄,差点跌倒,而旁边就是悬崖。这时,我感觉后边有人拽了一下我的衣服,让我站稳了。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位戴墨镜的姑娘在关键时刻拉了我一把,我不由感激地向她说了声谢谢。接下来,又是一段碎石丛生、异常难行的路,我回过头去,见这位姑娘蹲了下来,不敢挪步了,于是,我伸出右手,她便抓住我的手,我们小心地移动脚步,一起度过了最艰难的十分钟路程。

走过这段最艰难的路,在一个山坡的大石头旁,遇到好几位休息的游客,剧烈的高山反应让他们大口大口喘着气。其中的一位问:到顶上还有多少路?我说500米吧。他说实在走不动了,我说坚持一下就上去了。他说他儿子上去了,我于是回应,为了你儿子,也应该上去啊。

在旅行的危路险段,你会遇到一些向你伸出援手、提供帮助的人,一丝微笑、一个手势、一句话语,会温暖你的心,让你坚定起来,不再迷茫。你自己也会变得热诚开放,愿意帮助别人。虽然大家萍水相逢,但此时却是休戚与共、互相勉励的命运共同体。这种命运共同体意识是旅行赐予人生的礼物。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