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25日 星期四
广告 首份“上海森林果园地图”出炉 “源头减耗”引导“净菜上市” 够?不够? 徐家汇:5G为老大楼注入新活力 广告 沪供电可靠性首次突破“四个9”
第6版:上海新闻 2019-06-21

够?不够?

陆梓华

“孩子4岁,英语词汇量1500个左右,够不够?”“嗯,在美国应该够了,魔都大概不行。”

这两天,这段充满黑色幽默的对话被做成截图,在朋友圈火了。“魔都”也被各地网友替换成国内各大城市。

当然,虚拟对话不乏戏谑成分,但每一次转发,也依稀可见背后的焦虑。家有学童者,不难理解个中缘由,无外乎起跑线无限前移,周围助跑声浪无限放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商业社会竞争口号,成为“这一届”家长群中的主旋律。中考考场外,偶遇几位学霸的妈妈。她们的孩子都获得了各大高中名校自招录取资格,然而,妈妈们的紧张感丝毫未减。一位妈妈说,最后一门考完就得立刻往新学校赶,因为学校晚上要召集全体预录取学生去参加“夏令营”;另一位妈妈“宽慰”她,新学校整整一个月的课表和活动,早就排得满满当当,“学校哪敢浪费暑假时间呀,总归提前上的,否则时间不够”。

究竟什么才足够多,足够快,足够好?不同的标准,答案或许大相径庭。

和远在加拿大的同学聊起这张图,这位“二宝妈”哑然失笑——虽然儿子就读于当地一个优质学区,但到了二年级为连词成句头痛的仍不乏其人,不过这丝毫不影响孩子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在一门创意写作课上,老师不对习作的题材作任何限制,10岁的儿子写过的主题包括“老师,我觉得你给我的戏剧课分数不公平”“为什么班上不可以带手机”“如何挑选一根冰球棍”等。班级的书架上摆着老师订购的适龄书籍,鼓励学生阅读。对热门小说《小屁孩日记》感兴趣,仿着样子写两篇,没兴趣了就不写,行;家里养了小动物,用笔描摹它们的模样,当然也可以。朋友庆幸的是,孩子自己现在对“写写东西”仍旧颇感兴趣。

说到底,时间够了,空间够了,评价的水平够了,那些能用数字衡量的指标,似乎也就变得没有那么令人牵肠挂肚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