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9日 星期日
“他们改变了全球扶贫工作的现状” 科学家才是我们最应该追的“星”
第5版:要闻 2019-10-15

科学家才是我们最应该追的“星”

孙绍波画

曹刚

两周后,上海滴水湖畔,星光璀璨——包括4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约70位顶尖科学家将齐聚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诺奖科学家代表现代科技最高水准,是全人类的财富,应当成为这个时代真正的“网红”,我们最应该追的“明星”。

淡泊名利,是他们的共同特点。科研路上的点滴突破,离不开踏实作风和“甘坐板凳十年冷”的精神。追名逐利,难成大器。也正因为低调,很多大师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秘书长王侯,是多位科学家的“超级粉丝”,他参与发起论坛,希望把“世外高人”请到上海,近距离分享真知灼见。不少科学家年事已高,从出成果到获诺奖,常需数十载,得奖时往往已过花甲之年。“现在不‘追’,更待何时?”

然而,网络上近来传出了一些质疑声——有些人,对娱乐明星动辄上百万元出场费习以为常,当类似的出场费与诺奖得主挂钩时,却不淡定了,批评大师得奖后“变了”,热衷于“走穴捞钱”。

不清楚诺奖得主来华的初衷、行程、交流内容和真实收获,一看到经济往来,就对动机妄加揣测甚至指责,是无力且无理的。

传播学一代宗师、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1964年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首提“地球村”的概念。半个多世纪以来,得益于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时空距离不断缩小,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整个地球越来越像麦翁当年描绘的那样,如同茫茫宇宙中的一个小村落。

地球村里最聪明的头脑,每年能面对面交流,碰撞出更多智慧的火花,实为幸事。然而,到了2019年的今天,却有人要放弃机会,逆潮流地呼吁:与其花钱请诺奖得主来华,不如潜心研究,培养我们自己的大科学家。

“闭门造车”的逻辑,令人费解。难道,一定要大师们亲手培养出几个中国诺奖得主,才算来得有价值?难道,顶尖科学家就应当不食人间烟火般地无私奉献?这么想,才是典型的短视和不尊重知识。

不排除有少数活动主办方,盯着名人效应,只想请大咖“站台”。这不是主流。滴水湖畔搭起的,是一个纯粹的舞台。去年论坛闭幕后,参会的30多位顶尖科学家中,超过半数给协会写信致谢点赞。他们觉得,自己是论坛的主角,全程“真聆听、真交流、真感受”,收获颇丰。

追星热潮盛行多年,许多年轻人为流量明星趋之若鹜,却说不出几个科学家的名字;娱乐圈的狗血剧情频频引发热议,但鲜有人关心科学家的趣闻轶事。殊不知,很多故事,远比那些花边新闻美好、浪漫,值得拥有更多流量。

比如,去年来沪的挪威科学家夫妇梅·布莱特和爱德华·莫索尔,一起研究“迷路”,因“发现构成大脑定位系统的细胞”,2014年携手捧回诺奖。夫妻俩都爱神经科学,都喜欢户外运动,因为好奇自己为何不迷路,共同组建实验室。又如,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主席罗杰·科恩伯格,与父亲同为斯坦福大学教授,还是历史上第六对父子诺奖得主……

科研课题也并非都是高深莫测的“天书”。今年,潜心研究火星移民、癌症疫苗、阿尔兹海默症的多位大咖,都将应邀来沪。他们的成果,与全人类命运和亿万人福祉息息相关,既“高精尖”,又“接地气”。

诺奖科学家带来的积极影响,不只有励志故事,还有诸多现实意义。

大师们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分享最新成果,讲述科研故事。不经意间的几句交流,可能燃起一个年轻学生对科学的向往,在心中埋下兴趣的种子;可能带给青年科学家关键启发,在某项科研攻关中突破瓶颈;也可能促成项目合作,推动前沿科研成果落地转化。

推广科普、启迪科研、升级科创,辐射效应未必立竿见影,但肯定不容小觑。

几年前,一项针对青少年的调查显示,52%的受访者有明星梦,想当科学家的仅为13%。为什么“从小立志当科学家”的孩子越来越少了?很大程度上与一些不恰当的标签有关——搞科研工作,就得“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甘于清贫”……

我们要告诉孩子:如果你想攀登科研高峰,绝不能贪图名利;但是,只要你努力拼搏、不断创新,在科研上有所建树,就理应获得掌声和回报。诺贝尔科学奖的奖金是140万美元,我国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励800万元。名和利,不是科学家的追求目标,却是全社会对知识和科学家表达尊重的重要手段。

“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利在一时固谋也,利在万世者更谋之……”《钱氏家训》中的这段话,精辟诠释了科学家的境界:功在千秋,不看当下。娱乐八卦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流量终究不会持续太久。时代主流其实并没有变,真正的科学精神和科研成果,会被载入史册。时间终将决定,哪一片星空最为璀璨。

群星将至,此时不“追”,更待何时?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