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冬之曲(摄影) 美人在骨 冬至的仪式感 月圆 神山游 《小太阳》的联想
第19版:夜光杯 2019-12-16

月圆

沙润和

学校的钟楼揭下了绿色的布,夜半十二点,“当当当”的钟声绵长悠远,让人仿佛置身于百年前的老校园。但崭新的、表盘白得发光的钟失去沧桑之感,大概卡西莫多的守护也只停留在那年的巴黎。

进入大学后的每一天,我都会看月亮,这几个月很少下雨,很多时候只有静下来,独自走一走才意识到故乡上海的秋天很少下雨。当我每次望向深蓝的夜空时,总有一轮或圆或缺的月,连接起我和我温暖的家。第一次离家的我彷徨、失落,又有开疆拓土、追寻人生的向往。远处的思贤桥上站着手指天空在说“理念世界”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连起跨越千年的时空,智慧的荣光在闪耀。偶尔有鸟儿扑过水面,还有远远传来大笑、滑板撞击地面的声音。我爱热闹,可我现在更偏爱独处,内心的落寞让我觉得这或许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

我时而沉默,这时才能听见内心的笙箫。我到底要成为谁?我想一直追寻知识与真理,直到生命的尽头。我爱这所心仪的大学,内心又很迷茫。这短短的几个月,我走进了丰富多彩的世界。这个世界里有康德、黑格尔、孟德斯鸠、哈特……这是历史长河中闪闪发光的人啊。当我第一次深入《理想国》,第一次阅读《道德形而上学基础》,当我第一次走近法律实证主义时,就像在小小的方寸之间感受到了宇宙的浩瀚,震惊于博学、缜密与思想碰撞。我如饥似渴地想走近未知,去探求更多智慧……然而,有时我却感到很无力。我抬头看着寂寥的明月,顿觉自己只是一粒小小的尘埃,吾生有涯,而知却无涯。凉风习习,我潸然泪下。

月圆时分,很喜欢独自倚在桥边,感受河水悠悠与月光映照。坐在河边,独自许愿,下一个月圆,下一年月圆,十年后的月圆,一定要多学一点。带着期待,我将乘风破浪。

在寂静的夜空下,我点开手机上太公留给我的最后的话。那天,他仿佛明白大限已近,对我作最后的嘱咐。“为学最要紧是静下来,静下来考虑问题才能有所得,思考才能活跃缜密。做学问最难的就是这个‘静’字,这是一辈子的事。”他知道我调皮捣蛋,全身上下一股爱动的劲儿,是做学问的大忌。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留下家训“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注目我向高等学府迈进。他希望我能沉静下来,有所收获,有所成就。随后他就转身匆匆而逝,徒留我在求学路上独自迈进。

又是月圆,太公会在天上看着我吗?

月圆是团圆,是圆满,我第一次发自内心满怀深情地望向苍穹,可月圆带不回团圆,带不回逝去的亲人,只勾起了我对他们的思念。月光带回了他们的爱与希望,爷爷的红汤,太公的话,此时此刻,他们在我的心里和我团圆。

圆月,和我一样沉默,静静地陪我一起听钟声。我孤独,但我有这月圆,有哲思,有爱与期待相随,我,还孤独吗?

在寂静的夜空下,我和圆月一同幸福。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