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世界卫生组织1月31日呼吁采取理性、谨慎的行动。但是,世界连日来的反应却日渐分裂:一方面,许多国家、组织和民众纷纷对中国施以援手,加油鼓劲;另一方面,海外屡现不止的排华言论、甚至针对华人华侨的暴力行为,却将一个更残酷的现实抛到世人面前——即使是在文明程度被普遍认为较高的发达世界,种族主义的阴魂依然在欧美上空飘荡。
在国内,我们强调,人们的敌人是病毒,而非武汉人;面对世界,我们更大声疾呼,人类的敌人是病毒,而非中国人!疫情发展至今,有许多国家和人民向中国伸出了宝贵的援助之手。但从丹麦《日德兰邮报》的“病毒国旗”辱华事件,到素来以道德高地自诩的德法两国部分媒体的傲慢,再到美国华盛顿一些政客的种种言行,我们也看到了人性的脆弱。
进一步反思,我们并不神经过敏。对于绝大多数国人而言,对于国外许多出于防疫需要、符合科学的限行和检测,都是可以接受和乐于配合的。对于国际上对中国疫情提升防控级别的举措,甚至是部分有些过激的举措,我们都不会轻易解读为“歧视”。毕竟,仅在国内,为了严格防控疫情的扩散,武汉、湖北和全国人民都做出了许多牺牲。但是,对于打着防疫旗号,却行种族主义和排华之实的行径,我们坚决反对。我们不仅反对对中国人的歧视,也反对对所有亚裔、所有肤色的人的歧视。
诚然,一些媒体的渲染、不明来由的谣言,以及多国药店短缺的口罩,都在加剧人们的紧张和恐惧。但是,若要战胜病毒,我们便不能让恐惧埋没理智,因族裔隔离人心。
病毒从来不是种族主义者,从来不认肤色。在全球经济已经深度融合的当下,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在病毒面前独善其身。
本报记者 杨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