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昨天透露,在某些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的粪便中检测出2019-nCoV核酸阳性,很有可能提示粪便中有活病毒存在。在此之前,钟南山院士也提醒说,虽然现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主要还是通过飞沫传染,但要注意粪便传染的可能性。比如湖北等地,到现在还确实有使用粪桶的习惯,还放在鱼塘里洗,确实要引起注意。
存在粪口传播的可能性
今天上午,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华山感染”微信号撰文指出,患者粪便中测到病毒核酸病毒不等于粪便就有传染性。当年SARS时期,“香港淘大花园的案例由粪口传播”的结论并没有被完全证实。退一步讲,即使被证实,仍只能解释淘大花园本身的暴发,不能解释之前和之后在全世界发生的数千个SARS确诊病例。但是张文宏也提醒,刚刚被人们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还有很多未知在等待人类揭晓。不管怎么说,无论是病人还是护理人员,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盖马桶盖再冲水等,减少各种传染病的风险。
新冠病毒可能通过粪口传播?什么叫粪口传播?一般来说,“粪口传播”是指病毒、细菌通过粪便排出体外后,又经过种种途径进入口腔进行传播。
病人的粪便中存在病原体,排出体外后造成环境、水源或者食物污染,人们接触到这些污染物后可能被感染。医学史上非常著名的“伤寒玛丽”事件即是如此。这实际上也是很多传染病的传播方式之一。另外,接触传播也可能是粪口传播的一种形式,比如人们接触到被粪便中的病毒颗粒污染的东西,再通过呼吸道或者消化道感染疾病。
饭前便后洗手 冲厕盖盖子
对于此次新冠病毒引发的肺炎,粪口传播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呢?“目前仅在患者粪便中检测到新冠病毒,但是否意味着存在粪-口传播,还需进一步科学证实。且究竟粪便中的病毒传播能力有多强,暂时也没有明确答案。”华山医院感染科朱浩翔医生、公卫中心的感染病学专家沈银忠医生,以及中山医院感染科潘珏教授,都是这么回复记者的。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三位医生均表示,“饭前便后要洗手”。
“很多病原体都可以通过排泄途径来传播,不去接触就可以尽量避免传播风险。而且粪便中的病毒载量有多少还没有这方面的研究,不必太过恐慌。”潘珏教授认为,在合规的下水道处理方式下,应该不用过分担心。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里,和飞沫传播相比,粪口传播的能力可能要弱一些,预防方式更为简单——只要每个人做好卫生习惯,即勤洗手、不揉眼睛、不挖鼻子、冲马桶时盖上盖子。在饮食上警惕病从口入,牢记生熟分开,煮熟再吃。
可以对卫生设施进行消毒
实际上,此前国家发布的防控指南中已经写到了,对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要严格的处理,按照医院感染的方式来消毒处理。潘珏表示,即便存在粪口传播,目前看来也并非主要传播途径,“作为呼吸道传染病,仍以飞沫传播为主。”但是,一旦确证存在粪口传播,那么,厕所卫生对疫情防控而言就显得十分重要,具体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潘珏教授还建议,厕所卫生纸属于干垃圾,但现阶段,为了切断一切可能的传染源,建议使用过的卫生纸应当直接丢入马桶中用水冲走,不要混在其他垃圾里丢出去。
本报记者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