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伶
每到岁末时,我总会想起我的中学英语老师,因为大街小巷商场咖啡馆都会飘过那首歌《jingle bells》。面前会浮现一个标准上海老克勒般的先生,左手拿书本,右手挥舞着节拍,教我们唱着这首英文歌。惭愧的是,我已不记得他的姓,只记得他的面庞与神情。
还有一位英语老师则是同学们常常谈起的,上她的课令我们开心无比,可以听到很多好听的英文歌,这在上世纪80年代简直是不可思议。
朱丽丽老师大学一毕业就被分配到我们中学教高中英语,成了我们班主任。在那个穿着严谨的年代,突然眼前出现一个长裙飘飘的女孩,常常笑着用她亮丽的音喉讲出一串动听的英文,令人如沐春风。她从不像其他老师一样说教,个性开朗活泼,为人热忱,完全就像姐姐一般。
每天,我们都期盼着上朱老师的英语课,因为课上她会放经典英语歌,绝大多数歌我都是第一次听到,感觉好美,又为我不会这些英语而暗自着急。和我一样想法的同学不少,很多人就有了学好英语的动力。
可是,一个老师上课经常放歌在那个年代绝对大胆。没多久,同学们听说朱老师挨批了。而朱老师挨批还不止于上课放音乐。周末,她还会带我们出去玩。印象最深的就是去佘山,班里大部分同学分成两批出行,一批骑自行车一批乘公交车。从市中心骑车到佘山,想来真是年轻人的壮举,我当时怎么做到的?第二天还兴致勃勃地上课?
2020年元旦后,我到达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按照朱老师微信上提供的攻略去了向往已久的诺贝尔颁奖地和沉船博物馆,然后在说好的地铁站口等待朱老师接我去她家晚餐。与高大北欧人相比,娇小的上海姑娘朱老师是很好认的。可是朱老师出现时我还是一愣,她一头银发!
她的瑞典先生Olle开着车载我一路听音乐到家。朱老师一开口,就立刻会回到那个熟悉的她:明快、开朗、真诚,有着动听声音的老师。这么多年过去了,她的个性与气质竟然一点没变,总是令人感到十分亲切。
她的家布置得十分温馨、舒适又充满情调。仔细看的话,几个景德镇瓷器和几个扇面能看到中国风。她一边做菜,一边和我讲着过去的事,以及和曾在上海工作多年的先生的相识。她和先生的交谈除了英语还有瑞典语,在她讲来也是十分好听。
交谈中我得知,当时她因为上课方式比较大胆等原因被说事,后来发生了其他一些事情最终辞职,毅然放弃这个很多人羡慕的教师编制,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天地。
多年以后,在斯德哥尔摩,我来到她的小天地,喝着酒,吃着小牛肉,谈论逝去的岁月。虽然是在冬季,但是温暖包围着我。我把视频和照片发同学群,他们纷纷点赞:除了白发,我们的朱老师依然没变!
外面繁星点点,音乐却未停止,那一首首经典老歌似乎还在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