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2日 星期三
献给白衣天使的花 吃早茶 昔日老西门 知名的“度” 没有“托尼”的日子 说说“丁克”
第24版:夜光杯 2020-04-28

昔日老西门

单苏

许多年前,我带隔壁邻居阿三去卢湾体育场看比赛,什么比赛忘记了。当时我们家在大世界对面,回来时候先跟着毛震球同学走,走到半路走散了。分手时好像看见小毛有一丝诡异笑容。

天色渐渐变暗。阿三大概六七岁,他走不动了。我背起他,在万家灯光的疲惫中艰难回到家,他妈妈已经急得面孔煞白。

这几年我仔细复盘了当年的线路。我们和毛同学走散地点在建国东路淡水路附近,毛同学沿淡水路向北走回龙门路家里。我背着阿三从建国东路走到肇周路,再绕到老西门,从中华路、人民路穿出来兜回大世界。

我们围着老西门兜了一大圈,当年西藏南路到复兴路就断头了。那时候老西门四周都是商铺小店,灯火辉煌,生意兴隆。

前一阵孔老师寻我,因为她老房子要动迁。老房子在老西门孔家弄,我对那边很熟。多年前有个朋友陆先生欢喜戏剧,也欢喜写文章,他住在翁家弄,估计这次也要动迁。我好几次穿进翁家弄找陆先生有事情,走入这一片迷宫般的弄堂似乎穿越到百年前。四周高楼大厦林立,这里变成井底。老西门处在两条地铁线的交会点,我的朋友杨总最钟情的复兴广场就在附近,他乘8号线时总要问我,从几号口出来?我叫他从老西门出来,徒步走到复兴广场,沿途的新旧景观是游客最棒的体验。

西藏南路是在新世纪到来之际辟通的,现在的大路直通黄浦江,钻进隧道迅速抵达广袤的浦东新区。大路通衢彻底摧毁了老西门,这个本来三区交错的区域现在合并成一个区,四通八达的枢纽地位让它成为一个地名。

住在复兴广场的老赵还是喜欢在老西门周边晃荡,到文庙到蓬莱村到书隐楼。不晓得再过十年二十年,这些区域会变成什么模样。老赵总在朋友圈分享老街老房图片,他说喜欢这种街景,最好永远不要拆迁旧改。我和杨总劝他索性搬家到老房子住,放弃复兴广场的千万豪宅。

孔老师交办的事情还是要办的,我介绍了一个熟悉动迁政策的老朋友。老朋友对老房子也情有独钟,青少年时代生活在淮海路望亭路,现在面对一小段不足100米的望亭路经常思绪万千。我们约在老西门附近茶馆聊聊孔老师的动迁情况。我对孔老师兄妹过去在老西门童年嬉闹的场景很有兴趣,而对她家复杂的家庭人员关系和动迁利益分配一头雾水。老朋友详细介绍动迁的阳光政策,让孔老师放下沉重的担忧。

我还是会有事没事路过老西门,有时会驻足一下,想想许多许多年前背着阿三穿越小路深巷的情景,想想小毛同学冷冷一笑:你们去兜圈子吧。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