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赏花 京剧迷 “厨艺”的推手 腼腆的“刺客”
第22版:金色池塘/乐活年华 2020-05-09

腼腆的“刺客”

□丁汀

没见过刺猬真相之前,少得可怜的印象就是一只浑身长满可怖尖刺的圆球;它的棘刺可以偷瓜果,也可作为防身利器,让它的天敌黄鼠狼或猫头鹰无从下口;当然,它还是主食昆虫、蚂蚁、老鼠的益兽,据说,一晚能吃四两虫子;它的“洁癖”和胆怯与生俱来,脏乱差的喧嚣之地绝不涉足,所以,城市里一般难觅其踪影……仅此而已。

殊不知,刺猬特有的、堪比“特工刺客”还厉害的几个招数却未被我认知:1.即使不幸被捕,它可以在不挪动压在塑料箩筐上重物(八五红砖、铁榔头等)的情况下,就地隐身脱逃,令我这个自以为是的“巡捕房”大跌眼镜,一度百思不得其解;2.一旦感到你不会伤害它,就会摆出一副可怜兮兮的,甚至很腼腆的面容示弱,以至于让人顿起悯善之心,眼巴巴地看着它笃悠悠地和你“拜拜”。

其实,就我对刺猬的认知而言,真相未必是真情,何以此说?当有刺猬先后三次来小院“行刺”的有趣故事为证,且听我慢慢道来。

去年的一个春夜,院犬哈莉在草坪上突然发出一连串短促而怪异的吠叫。根据经验判断,是哈莉发现了它从没见过的动物。果然,面对哈莉的报警,这个缩成一团的“刺客”竟岿然不动。哈莉是母犬,只会离它三尺处吠叫,决计不敢扑咬这个满身是刺的家伙。在手电照射下,我只看到一团毛刺黑白相杂的圆球,估摸着是刺猬了。

很想一睹其尊容,于是就用塑料箩筐罩住它,还压了两块八五红砖,心想,待明天天亮让我好好见识一下。

然而,翌晨赶紧去探视,箩筐和红砖被挪到了3米开外,红砖尚压着筐,但是,“刺客”却越狱了!翻开箩筐,草坪上也没有打洞逃逸的痕迹,这,这厮凭啥隐身法脱逃的呢?现存的动物知识顿时出现了空白,于是,恶补刺猬习性资料,方知它有善于打洞、昼伏夜出、捕食虫蚁的特性。可是,它怎么从压砖的箩筐里逃走的?至今还是个疑团。难怪曾有将刺猬作为宠物养的人发出和我一样的感叹:笼子完好,它怎么跑的!

又一个深秋之夜,哈莉再次报警,“刺客”果然又来访小院了,估计是来寻觅过冬食物的。刺猬有冬眠的习性,秋天找到充足的食物后便一果饥腹,然后进入长达四五个月的冬眠期。冬眠期内,它会以6°C的极低体温和每分钟一至十次的缓慢呼吸来保持其生命的延续,一直到春暖花开,虫蚁渐多的季节再开始新的“行刺”活动。

这次,我增加了压筐的红砖,果然,一夜之后“小刺客”没逃走。嘿嘿,这次总算能见你真容啦。去砖翻筐一看,是个小刺猬,估计年幼体弱,妈妈还没教会它隐身术就出来寻“饭碗头”了。不一会儿,它慢悠悠地舒展蜷缩的肉球,睁开两只绿豆小眼看着我,其眼神之镇定,绝对赶超“76号”学生意的小特工;而后,它的面部表情是一副可怜兮兮的腼腆相,噏动着小尖嘴,居然无视我的存在。接着,索性袒露开灰白毛色的腹部,像煞对我说,你不是想看吗,就让你看个够呗!

太可爱的“小刺客”!它见我没有伤害它的肢体动作,便慢慢地沿着墙角蹒跚而去。

最近一次是凌晨5时多,天色蒙蒙亮,哈莉又发出了怪异的吠叫。这次,我想看看“刺客”是怎么从箩筐里逃走的。依然用箩筐罩住它后,因正急着烧水泡茶,匆匆压了一把铁榔头就离开了,心想,反正有哈莉监视着。约5分钟后,待我去看,压着榔头的箩筐已被挪到3米开外的花圃边。

我终于发现了刺猬逃生的秘密:利用水泥地和花圃间仅约5厘米的空隙,就可以不翻动箩筐上的榔头而逃脱。看来,不得不佩服这腼腆的“刺客”竟有如此不凡的遁身功夫!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