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心灵“补给站” 暗夜终将过去 霸王别姬 寻味京剧
第6版:文体汇/聚焦 2020-05-31
上芭122天后再“见”观众

暗夜终将过去

独幕芭蕾舞剧《青蓝紫》剧照 本报记者郭新洋 摄

“再度回到熟悉的剧场,有种久别重逢的喜悦。想念了这4个多月,终于又回到这里,心里的小澎湃自己感受得最清楚。”昨晚,上海芭蕾舞团原创现代芭蕾专场《起点III——时间对岸》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大剧场首演。这也是时隔122天后上芭演员首度站在舞台面向舞迷和观众。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公益演出还邀请了近百名援鄂医护人员前来观剧。上芭首席吴虎生说:“3部原创现代芭蕾作品,无论是取材、编舞或表演都有无数感悟来自感人的抗疫事迹和故事,我想,他们最应该成为我们的首批观众。”

信念

“暗夜终将过去,对此人们从未怀疑,只因灵魂深处那一股足够坚定、向往美好的力量。”这是专场开幕篇——独幕芭蕾舞剧《青蓝紫》中“紫”段落的题记。这部由知名建筑师傅国华担任联合导演和文本创作的作品,在芭蕾舞中融入建筑视角从而极富空间感。

在舞迷眼中,舞蹈所呈现的质感很是特别;而在援鄂医护人员眼中,演员在舞段中所表达的“在泥泞中跋涉”“在绝望中求生”的情感更让人动容。曾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刘小姐表示:“我感受到了舞蹈所展现的情感张力,就像这个舞蹈的介绍中所写——暗夜终将过去。在抗疫的日日夜夜,绝大多数医护工作者也是内心有着这种坚定的信念和向上的力量,才可能走过来。”

喜悦

秉持着“暗夜终将过去,只要足够坚定,向往美好,必能迎来曙光”的不只是援鄂医护工作者,还有为了防疫抗疫而在家里“自我隔离”数月的上海市民。虽然剧场观众席只开放30%座位,即便是携手而来的伙伴也只能隔座而坐,但能回到剧场,已经让人雀跃不已。

早已将进剧场观剧视作生活“精神必须”的赵女士带着同样在家“憋”了数月的女儿,赶“头鲜”来观看上芭新剧。中场休息时,母女俩戴着口罩隔着一个座位轻声交流。赵女士告诉记者,自己爱看舞蹈,女儿从小学芭蕾,过去母女俩几乎每个月都要看一到两场舞蹈演出。疫情期间,女儿只能在家就着衣柜矮橱练功,而她也只能在网上看视频“过把瘾”。如今重回剧场,有种久别重逢的喜悦:“场灯暗下来、大幕缓缓升起的时候,我眼睛都湿了。真希望时时能进剧场的生活快些回来。” 本报记者朱渊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