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请关注“新民艺评”
◆王曦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之时,BBC推出了一部关于诗歌的纪录片,轰动了居家抗疫的世界人民。被冠以“中国最伟大诗人”的杜甫,第一次以纪录片的形式被详细介绍给西方世界。
既不是“舌尖”也不是“李子柒”的画风,让不少诗词爱好者略感失望;意译的15首杜诗被伊恩·麦克莱恩爵士的经典莎腔朗读出来,又让一些杜甫粉丝惊呼“我好像找不到杜甫了”。
杜甫,这个千百年来坚实地矗立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形象,突然像打破次元壁一样,不仅对应着8世纪英国叙事史诗《贝奥武夫》,也呼唤着今日中国的日常生活。曾经伟大而孤独地悬浮于历史时空的杜甫,像被配置了装备、台词、人物关系……唰唰唰建立了四维坐标,开始快速移动和变化。
这种突然加速可能令人感到紧张和恐慌。因为我们早已有一套高度简化的方法去寻找历史人物。我们习惯把他们“古典化,习惯于让他们光芒万丈以至于周围一片漆黑,习惯于让他们孤独寂寞地成为年表中的一段静态字符,习惯于让他们以后人想象出来的写实面貌玄幻地存在着。这种习惯不仅限于对杜甫。
于是,当这部纪录片不仅考虑到传统的过去性,也考虑到传统的当代性时,我们看到了杜甫故居里尴尬的蜡像、大雁塔下载歌载舞于夜色的人们、从大明宫遗址上拔地而起的仿古建筑、从西安古城门穿行的公交车、杜甫草堂里用英文交流的中国老人、喜欢杜甫而即兴朗诵的儿童……这是我们当下日复一日的生活现场,也是我们想要“在别处”的旅游现场。历史学家迈克尔·伍德重走杜甫生前的足迹,从巩义、西安到成都、长沙,从出生到入仕,从开元盛世到战乱流离,回溯了诗人辗转颠沛的一生,找寻着杜甫与我们当下生活的关联。
该片以实地探访的形式,把杜甫置于当代生活的语境之中。当杜甫故居和“公孙大娘”舞剑让我有一种强烈的空洞感时,那些跳广场舞的人们、老人和儿童又让我感到这空洞中的生机勃勃,这种矛盾的情绪此起彼伏。千百年来稳定的生活习惯在急速变化的过程中发生了动荡,催着人们去适应去调整;但身处其中的人们又显现出无穷的灵活性和惊人的活力,还有创造自我的天赋。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时常让人疲惫,但即使是在沉重的压力之下,人们也依然没有失去常态。这种韧性源于我们的地理风物和文化习俗,从杜甫的时代一直延续到今天;就像我们对人类、自然和宇宙之间关系的思考和理解从未停止过。
如果我们希望寻找历史人物时能够尽可能地写实,同时又希望能够深具暗示性而不同于简单插花般的平铺直叙,那么我们不仅乐于看到今天中国的年轻人身着汉服于花红柳绿中演奏古乐吟诵杜诗,也应该欣赏伊恩·麦克莱恩爵士以多重通感的方法去读懂杜甫的努力。
杜甫的诗是他生活的全部,有为而作,无体不备。但他从不以一篇一句而自矜得意。所以,欣赏他的诗,必须全面来看。他的诗艺“精神华妙,坚苦刻露,繁富广阔,重加精炼仍有马上顾盼的气概,乃至最终臻峰造极无可再进”,是时间的沉淀,也是心灵的升华,凝固在伊恩·麦克莱恩爵士渐入佳境的朗诵里,不得不惊叹爵士比我更懂杜甫,他的朗诵是杜甫对生活对历史对苍生念念不忘的回响。
杜甫及其诗歌,在急剧变化的现实洪流中潜藏着某种永恒,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某种信念。我猜这也是伍德乘坐小舟漂流在绿色江面上所思考的。所以,即便是掌握了大量的资料和素材,他的解读依然很克制,却很可观。西方汉学对中国古典诗歌的长期研究,用普通人能理解的方式传递出来,避开了大量的术语。他在某些观念上体现出超越语言和文化的透彻与宽广,打破了一个非母语的现代人与千年前使用古代汉语的杜甫之间的众多壁垒。
如果人生大部分时候都像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这部纪录片让我们看到了确实有人——比如杜甫,在这摇摆中找到了人生的意义;这部纪录片也帮助我们找到了杜甫在历史中的位置。
按照普鲁斯特的说法,每个观众只能看到早已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影像是一种光学仪器,帮助他发现之前没有发现的东西。这部纪录片对人的关怀,恰如杜甫对人的关怀一样,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经历的生活,提醒我们去体察事情运行的缘由,因为我们也在亲手书写历史,更重要的是让我们不要忘记中国不仅仅是一个国家,而是一种文明的延续。
在今天当下来说,爱国是对文明的认同和维系,这是作为进击的新人类——后浪们的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