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让“家长里短”为立法提供考量 加装电梯开启“加速度”! 干垃圾日均量较前控减34.16% “街球圣地”智能升级 首创“智慧”平台 统一养老“手势”
第6版:上海新闻 2020-06-03
虹口实施垃圾分类“一网管全程”

干垃圾日均量较前控减34.16%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龙钢 记者 袁玮)记者今天从虹口区绿化市容局获悉,实施垃圾分类工作以来,全区推进第三方企业采用“橙小宝”信息化管理模式,通过信息化管理,加强源头分类监管信息的及时性、可溯性,提升沿街商铺的源头分类规范和分类实效,试点将整个平台数据纳入区城运中心大数据平台,形成“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程”,取得明显效果。该区干垃圾日均量较2018年12月控减34.16%,湿垃圾日均量提升了90.22%,单位抽检达标率达到100%。沿街商铺日均收集湿垃圾327桶(120升桶),干垃圾783桶(240升桶),比上门收集初期,湿垃圾上升60%,干垃圾下降35%,干湿分类达标从70%提高到99%。

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以来,特别是撤桶并点工作开展以来,沿街垃圾偷倒、乱扔等现象增多,成为城市管理难点。虹口区凉城新村街道从去年7月1日探索试行沿街商铺生活垃圾上门分类收集模式,同时在原来小压站的基础上逐步拓展功能,建设占地约1000平方米的集中点,承担辖区700余家沿街商铺生活垃圾中转存放的功能。集中点增设大件垃圾存放区,并有分拣拆分工具,使沿街商铺产生的垃圾都能做到分类、收运、处置规范。

凉城新村街道还应用垃圾分类综合管理平台(橙小宝),形成收运工作从行前会议、检查收运、数据登记、存放驳运、冲洗除臭、执法保障的全流程管理体系。记者在凉城新村街道看到,“橙小宝”是街道一网统管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和既有智慧环卫有机结合,打通整合数据链,通过监督完善全程分类,实施全链条信息化管理。通过大数据统计分析为相关决策提供支撑,在实现垃圾源头减量、提高垃圾分类实效方面起到了较好的推进作用。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