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3日 星期六
上海市今明天气预报 春秋游上海工会来买单 申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养老金增加 今天入梅 “一网统管”提升城市“智治力” 看!上海“无人工厂”十八般武艺 当“网红”烟火气遇上扰民油烟味
第1版:一版要闻 2020-06-09

当“网红”烟火气遇上扰民油烟味

相关部门人性化执法化解矛盾,探寻城市治理有温度的“更优解”

化解 加强治理,推动大楼物业与商家携手治理,净化烟味多点柔性,行政处罚免了,但主管部门加强提前干预  本报记者 王凯 摄

问题 网红火锅店热气腾腾,油烟隔着弄堂飘来,光明中学的师生和周边居民日日闻到,熏得脑袋都疼

矛盾 部分火锅店将通风排风口设于大楼南侧,还有的未安装油烟初级净化装置。可是特殊时期,餐饮企业经营困难,若简单一“罚”了之,企业会难上加难。

火锅、小龙虾……是时下最受宠爱的美食!疫情平稳复工复市,一众餐饮网红店人气爆棚,但“呛煞人”“吃勿消”的市民投诉也接踵而来。一头是城市的烟火气,一头是扰民的油烟味,在“生态环境局长接热线”行动中,这对如影随形的矛盾一直考量着执法者的智慧与能力。协同治理百姓安居,轻微免罚企业减负——守牢生态底线、助力复工复市,上海正探寻着城市治理中有温度的“更优解”……

油烟扰民 变罚为治

黄浦区金陵东路569号汇都国际广场,“贤合庄卤味火锅”等多家网红火锅店聚集于此。重新开业后,天天“火到要爆”的生意,引来了周边居民尤其是距离仅10米远的光明中学师生的投诉:油烟扰民,满身尽带“火锅味”!

黄浦区生态环境局现场调查后发现,广场大楼物业提供的油烟净化和异味处理设施使用正常,油烟排放口设置符合相关标准规范。问题出在,部分火锅店将就餐区通风排风口设置于大楼南侧,集中排放到室外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孩子的读书。执法人员还发现部分商家未按环保要求安装油烟初级净化装置。

“这中间有违反环保要求的问题,也有达标扰民的问题。”执法人员告诉记者,根据餐饮企业油烟排放管理规定和处罚要求,不仅要整改,还要进行立案处罚,罚款5000~50000元。但受疫情影响,餐饮服务业确实存在困难,一味的“罚”字当头可能会失去刚刚回来的“烟火气”,解决百姓诉求,应在根子上找问题,在治理上下功夫。

明确责任 多方联手

执法人员约谈了相关商家和大楼管理者,要求携手治理,增加油烟排放净化装置,限期完成通风排风管道调整等。

在柔性执法中,大楼物业和餐饮企业积极落实整改。记者在现场看到,大楼南侧的通风排风口已被封堵,火锅店不仅全部安装了一级油烟净化设施,还将就餐区的油烟味通过原有室内排风收集接入大楼油烟管道,经由油烟异味净化一体机处理后高空排放。在大楼南侧的弄堂里,记者已经闻不到“熏得脑袋都疼”的“火锅味”。

提前干预 创新治理

“在企业落实整改后,我们作出了免予行政处罚的决定。”黄浦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田逢其向记者表示,面对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为多点网红店的“烟火气”,少点不和谐的“油烟味”,今后将加强辖区楼宇物业的主体责任,督促相关企业定期清洗油烟净化过滤设备,提前做好干预机制。

天钥桥路319号网红店“沪小胖”也遭遇了相同的烦恼。徐汇区生态环境局通过约谈,而不是单纯处罚的方式,探索第三方服务治理新模式。免罚并不是放松监管、放任不管,而是在有温度的执法中,创新治理方式,通过搭建化解矛盾的平台,寻找解决各方诉求的最佳平衡点,让城市多些人间的烟火气,少些扰民的不和谐。 本报记者 王军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