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嘉源海国际艺术社区
新人才这些天,陈红兵和一批带货主播刚刚搬了新“家”。自从来到嘉定的文化园区,主播们关上门可以带货,推开门可以享受老上海风情。这次上海本土文化园区和陈红兵的MCN公司(注:Multi-ChannelNet-work,多通道网络)牵手合作,源于疫情期间的探索。“网上虚拟的世界与线下社区实现了融合,有了上班下班的节律,主播们的工作效率可以提高,生活也有了乐趣,多方共赢。”就此,网红走进文创园区。
相互寻找
陈红兵,是圈内人。他有一个很多人耳熟能详的网名:“麦大叔”,作为抖音“教育知识类IP”的内容策划达人,视频播放量过千万。同时,陈红兵也是上海起播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红兵算过一笔账,“头部机构网红主播数量基本都是过万的,以1万举例,流水可高达5个亿。这个行业只有房租和人力资源固定成本,利润率比传统行业高。按照20%利润算,就是1个亿。”
不过,陈红兵也坦言刚入行的新人单打独斗将会非常困难,“比如初期直播间没有人,可能要空讲连续好多天;每天六七个小时对着屏幕,却没有现实中的同事来往接触,更不用说产品策划、项目推进等规范化的工作流程。如果能入驻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基地,找到理想的合作方,或许能针对已有的行业短板,探寻更为理想的综合化配套解决方案。”
“基地”在哪里呢?危机相伴,疫情让上海嘉源海国际艺术社区一面感到“压力山大”,一面也在寻求新的发展机遇。社区2013年落成于上海市嘉定区,疫情之前已是有名的“团建打卡地”。社区在保留原有自然风貌的基础上,利用老上海特色的“废旧厂房结构”巧妙改造,希望打造成“兼有自然生态与现代文化艺术空间的综合办公、生活、休闲社区”。
不过,谈起今年的疫情,上海嘉源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殷梅用了“猝不及防”和“损失很大”两个词,旗下社区内的酒店和餐厅相继停业,各类社会合作单位和客户团体的团建活动、文化展览相继取消,回款遥遥无期,而每天近百人的用人成本和各类支出仍得按时缴付。那些天,公司天天远程开会,内容都是“如何保住公司”。
共同繁荣
“我们的社区已经稳步发展6年,基础配套齐全,战略思路上稍加调整应该很快会有成效。”殷梅说,3月份,经过一个月的紧急调整部署,社区就确定了“宜居宜业,居家办公型社区”的新定位,并重点打造网络和产业。
殷梅的计划令正在苦寻合作伙伴的陈红兵兴奋。成功塑造了多名短视频知识付费领域“网红”的经验告诉他,除了帮扶政策的倾斜,嘉源海嘉定园区所具备的物理条件和地理环境,让那里不仅可以同时容纳上百名主播工作,还拥有足够的生活基础设施和娱乐休闲空间。“在真正成为能独当一面的个人IP之前,这些年轻主播可能都需要面对生活成本、租房压力、社交需求这类问题。嘉源海的国际社区住宿成本相对市区低,且提供食堂、茶室、酒吧等年轻人喜爱的活动空间。人不能一直在网上,主播也是普通人,他们也需要线下的交际、活动。”
通过几个月的互相磨合和通力实践,几个核心项目都已落地,并积极参与到了“五五购物节”活动中去。
本报记者 吴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