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9日 星期日
一条河,一座城 一段逆行的“燃情岁月” 为奇不异  求清不激 在冰冷的冬天催开春天 “复旦叙事”:我的情结和视角
第10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2020-06-21

为奇不异 求清不激

——读《大宋楼台:图说宋人建筑》有感

◎卢英振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成功的作品能激发读者的思考,从自身角度、个人阅历出发的解读,千姿百态,形形色色,这正是莎翁作品的魅力。上海古籍出版社新近推出的《大宋楼台:图说宋人建筑》(以下简称《大宋楼台》)也是一部能够让不同领域的读者获得不同收获的著作。这部作品是傅伯星先生数十年如一日专心研究宋代界画中的建筑,最终形成的跨界之作。《菜根谭》说:“能脱俗便是奇,作意尚奇者,不为奇而为异;不合污便是清,绝俗求清者,不为清而为激。”《大宋楼台》的内容做到了超凡脱俗,而非故意标新立异;其观点不是偏激狭隘,而是清新敞亮。

喜爱中国古代绘画的朋友可以在这里领略宋代书画的精美绝伦,著作中采用约600幅高清两宋绘画及傅翁复原画作。宋朝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高峰,尤其是宫廷院画蜚声中外,诸多精品成为世界艺术殿堂的精品佳作。文人画寓心境于画境,抒发胸臆于毫端,所谓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界画以其高度写实,精准描绘的特征,成为两宋社会生活实况的忠实记录者,为今天认识了解当时的风貌提供鲜活的图像资料。这些古画滋养了傅翁,而傅翁也以复原画作反馈给读者。

喜爱两宋建筑的朋友可以在这里寻找宋砖宋瓦,领略宋风宋韵。正是由于对宋代建筑艺术近乎偏执的热爱,才有傅翁持之以恒对于宋代界画的收集整理与研究。宋史研究进入每个领域的细节,普遍存在史料的缺乏,宋代建筑研究也是如此。北宋《营造法式》有不少可取之处,而且在南宋得到再版和成为指导实践的指导手册,但是它主要针对官式建筑,而且即便是官式建筑,也仍然存在许多盲区没有涉及。为数不少的宋代绘画作品在傅翁笔下,都转化为能说话的史料,服务于宋代建筑的复原研究。

喜爱文学的朋友可以在这里欣赏傅翁分享的精彩典故,从娓娓道来的宋代掌故中,可以愉悦身心,增长见闻。信达雅是翻译的一种境界,将古代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今天读者喜闻乐见的内容,同样相当于进行翻译工作。仅有忠实于史学的信,佶屈聱牙的行文,只会让读者望而却步,达不到讲好中国故事的目标。文字可信,文笔畅达,文风典雅,正是这部著作的特点。通读下来,酣畅淋漓,可圈可点,十分具有可读性,图文并茂,深入浅出,说的就是《大宋楼台》的优点。

如前所述,《大宋楼台》汇集众多宋代画作,研究复原部分宋代建筑,同时文笔意趣盎然。但是不仅限于此,这部著作还有打破常规的勇气,走出了史学研究的新路子,丰富了宋代建筑史研究的成果。在史学研究推进的过程中,不断有新的史料、新的研究方法进入史学研究者的视野。这部著作中既有新史料的运用,也有新方法的探索,新的史料是宋代画作中的建筑元素,新的方法是将绘画手法转换为复原历史场景的技法。进行新的尝试探讨,对于默守陈规的史学研究者而言,非常艰难,可能毕生也不会越雷池一步。但是傅翁毫不犹豫,而且是大步流星在这条新路上昂首前进。我们看到他把宋代绘画中的建筑元素一点一滴地编织在他所绘制的宋代建筑的复原图上。我们看到他把《西湖清趣图》中的拙劣绘画技法予以纠偏,然后从自己的体认出发,重新绘制复原图。

据说曾任国立艺专(中国美术学院前身)校长的林风眠有个口号是为艺术战,至今为美院传承,我觉得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附中的傅翁所作所为正是为艺术战的践行者,他以战士的姿态保持着昂扬的斗志,在艺术的道路上无所畏惧、不知疲倦地战斗着。《大宋楼台》是他的战书,也是他的战果。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