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趣”佘山,“GO”狂欢! 下周一起行人闯红灯乱穿马路将当场处罚
第7版:上海新闻/专版 2020-07-10
受多种因素影响申城下半年交通压力加大

下周一起行人闯红灯乱穿马路将当场处罚

上海警方加强大数据应用,推动智慧交通“一网统管”提档升级

记者从今天上午召开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受道路修整、占路施工、汛期来临、雨水增多等影响,下半年申城早、晚高峰拥堵或将进一步加剧。市公安局副局长陈臻表示,警方将通过综合举措,改善上海交通软环境。包括从下周一开始,取消已经实行三年的“累进式执法”,对行人闯红灯、乱穿马路等交通违法行为,将当场处罚不再有容错期。

交通警情与事故数双降

上海交通大整治已开展4年,今年以来,申城道路交通事故再降近三成,交通类“110”警情也同比下降近三成。这与上海警方今年推行的一线综合执法改革分不开,部分交警警力下沉派出所成为一线综合执法民警,由派出所承担辖区交通指挥、简单事故处理等管理责任。据统计,今年全市早晚高峰时段岗位数增加了10%,交通类“110”警情同比下降了26.3%,民警到场时间平均缩短20%,警情处置时间平均缩短35%。

这也与上海交通管理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有关。今年以来,上海全面推进城运系统道路交通管理子系统(IDPS系统)建设,构建“路网可计算、人车可测量”的管理新模式,不仅实时掌握动态交通流量,更好地分配路权、诱导交通,还引入“虚拟停车场”概念,实时掌握全市停车状况,并通过智慧停车、共享停车,盘活全市停车资源,缓解“停车难”。目前,全市交通非现场执法占比已达45%;5600余辆渣土车安装了具有实时报警功能的右转弯监测系统;非机动车RFID非现场执法手段,已覆盖外环以内各重点路口,强化了对快递外卖等非机动车的管理效能。据统计,今年全市各类道路交通事故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7.6%、54.7%、13.2%。

下半年拥堵概率增大

目前,全市道路交通流量已恢复到正常水平。随着下半年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畅通的因素增多,拥堵概率增大。

据统计,今年已有446个占路施工项目被批准实施,目前正在施工建设210个,施工里程约196公里,主要包括北横通道新建工程、天目立交改建、济阳路快速化改建,以及轨道交通等重大市政工程。

下半年,道路积水点改善、老旧管网改造、道路大修等项目以及近100公里的架空线入地等工程都将开工,道路资源更加紧张。这些项目遍布全市16个区,有120个在中心城区,市区79条地面主干道20%的日间通行能力将受影响。此外,大型货运车交通安全问题依然严峻,4月份以来相关事故数环比呈上升趋势;非机动车、行人守法意识薄弱,今年本市涉非机动车、行人的亡人道路交通事故,分别占到亡人事故总数的67%和18%,大多存在非机动车乱骑行、行人乱穿行的问题。

多策并举 改善软环境

陈臻表示,下半年上海警方将通过综合举措,改善上海交通软环境。针对每一个道路施工项目,都精细配套“一点一方案”,同时运用可变车道、单行道、优化信号配时、路口改造等手段,挖掘道路潜能,化解拥堵节点。

同时,警方将强化现场执法。今年3月以来,随着餐饮、娱乐场所陆续开业,酒驾违法开始反弹。随着酒驾醉驾易发多发的夏季到来,警方将加大整治力度。

2017年起,上海公安机关对行人交通违法行为实行“累进式执法”(即第一次教育、第二次警告、第三次及以上处罚)。为进一步规范行人交通行为,7月13日起,警方将取消这一模式,对行人闯红灯、乱穿马路等交通违法行为,依据现行交通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智慧交通“一网统管”

为提升管理效能,警方将加强大数据应用,推动智慧交通“一网统管”提档升级。

今年10月前,IDPS将建成投用,城市道路交通运行全面纳入“一网统管”,“城市大脑”可实时感知和综合测算人、车、路等交通要素,动态分配路权,智能诱导交通,控拥避堵,降压事故。今年全市还将建成“智能信号灯”路口1600个,新型行人过街提示系统建设应用范围也进一步扩大。RFID应用范围将扩展至外环外,规范快递外卖骑手交通行为。

为深化交通管理“放管服”改革,近期,本市将放宽“轻型多用途货车”(俗称“皮卡”)的注册登记条件,“皮卡”不仅可沿用原小货车额度申请注册、登记上牌,也可参照当前“沪C”小客车的管理模式进行登记上牌(车辆性质只限于“非营运”)。为缓解“停车难”,疫情期间增设的51处道路停车场、1800个停车泊位将继续使用,并将在此基础上新增出租车候客点100个。 首席记者 潘高峰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