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6月一线城市房价环比涨幅微幅回落 上海昨新增1例境外输入病例 “雪龙2”号启程赴北极科考 上海首张沪C皮卡牌照出炉 暑假本市学校暂停军训夏令营社会实践 亲历“工业杨浦”向“知识杨浦”转变 长三角示范区明确产业发展方向
第7版:综合新闻 2020-07-16

亲历“工业杨浦”向“知识杨浦”转变

——记上海市人大代表谢吉华

谢吉华 本报记者 刘歆 摄

扫码看视频

昨天,上海技术交易所与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以远程形式签订共建“科创中国”平台合作协议,将引入“技术券商”,赋能科技成果转化。作为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致力于推动产学研成果转化的“老”科创人,上海市人大代表、杨浦科技创业中心总经理谢吉华既是“工业杨浦”向“知识杨浦”转变的见证人,也是亲历者。自从2017年和2018年分别当选杨浦区人大代表和上海市人大代表以来,谢吉华陆续提出多项与上海科创中心紧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他也关注到了断头路打通这样的民生问题,积极为民生奔走。了解他的市民们则说,“人大代表真正为老百姓做了实事。”

谢吉华的职务头衔很多,获得的荣誉也很多,包括“上海市市长质量奖”“上海市领军人才”等。不过,在这么多身份中,上海市人大代表是他格外看中的一个。

同事们都知道,谢吉华“很拼”,工作日程安排得密密麻麻。在这样身兼多职的情况下,他还是“高产”的人大代表。谢吉华2018年元月当选上海市人大代表后,共提出《关于鼓励进场交易支持上海技术交易所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关于加强上海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中心地位促进科创圈孵化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关于离岸孵化基地服务中心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等意见和建议9项,其中一些已落了地,见了效。这些,都是谢吉华带着团队一起把时间海绵里的水尽量拧干的结果。

在谢吉华工作的湾谷科技园,有两个重量级项目,即2014年落户的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和即将揭牌的上海技术交易所。在这两个项目落地杨浦及杨浦双创高地建设的过程中,谢吉华是勤恳踏实的一线建设者之一,写了许多意见和建议,以人大代表的角色发挥作用。

谢吉华觉得,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履职一定要接地气,多听老百姓的“吐槽”,从中找准牛鼻子,解决群众关切的急难愁问题。2019年初,谢吉华提出《关于国帆路与宝山区淞发路贯穿的意见和建议》,谈的就是苦恼了新江湾城数万名居民、复旦大学新江湾校区师生和湾谷科技园创客们多年的民生问题——国帆路断头路何时能打通。

去年底,新江湾城人欣喜地发现,国帆路断头路终于打通,实现了与宝山区淞发路的连接。湾谷科技园与轨交3号线淞发路站之间的步行距离大大缩短,涉及的淞行路等道路也同步进行了环境优化。看着老痛点变新亮点,谢吉华格外欣慰,“这就是人大代表应该做的事!”

本报记者 孙云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