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2日 星期五
古琴 璀璨 想念一轮明月 《论语》的章节 经历三次“双节”同一天 长江边的幸福之山 只因看了你一眼
第13版:夜光杯 2020-10-01

《论语》的章节

——笔记新说

陆春祥

胡克己是温州人,绍兴庚申(公元1140)年,他去参加乡试。有一天,他对妻子说:“昨晚做了一个梦,我梦见皇宫的门早上开了,其他人还没进去,我一个人进去坐在堂上,我想,这次考试,必是第一名。”他妻子说:“老公,不是这样的,你没有读过《论语》吗?先进者,第十一也。”等到揭榜,果然如他妻子所言。

关于《论语》,衍生出许多有趣的话题。

比如有酒馆名“者者居”,取的是《论语》第十三《子路》篇中的“近者悦,远者来”之意。而这里从形式结构上入手,别具一格,先进,第十一也。

《论语》二十章,每一章,都有文章可做。洪迈在《夷坚三志》己卷第五,有一则《卫灵公本》,更是妙趣横生:

某个休息日,范元卿和他的一位太学同学去杭州孤山的竹阁游玩。有个小商贩在兜售各种首饰,范说想买一件,商贩说要三千钱。范用《论语》中的章节次序和那位同学作隐语说:给他《颜渊》如何?那位同学答:不行,只能给《乡党》。那商贩嘻笑着不说话就走出去了。范追上去问:你怎么走了呀,我还没有跟你还价呢!商贩答:听你们讲的价钱,我这东西没法卖。我要《卫灵公本》才卖。这两个读书人听后,惭愧极了,不再与商贩说话。范回来后对别人说:当时,要是那座竹阁的地板上有条缝可钻,我真想钻进去遮遮脸面!原来,那商贩经常偷听读书人谈论的话题,所以范太学生们反而遭到了他的讥笑。

在《论语》的二十章中,《颜渊》第十二,《乡党》第十,而《卫灵公本》是第十五,两个读书人以为,儒家的经典,他们从小就读,烂熟于心,用来做隐语,一般的商贩,都不怎么识字,肯定不知道,没想到吃了哑吧亏。

不过,楼外楼,山外山,高人的出现常常没有预兆,一切皆因学海无涯。即便那商贩是偷听来的,也是一种学习能力的活学活用。更何况,还会出现层出不穷的“且让小僧伸伸脚”。因此,读书,忌卖弄,还是老老实实为好。

《笑林广记》有一则讽刺走后门的笑话《得丈人力》,也借用《论语》人和事及章节顺序构成:

有以岳丈之力,得中魁选者,或作语嘲之曰:孔门弟子入试,临揭晓,先报子张第十九,人曰:他一貌堂堂,果有好处。又报子路第十三,人曰:他粗人也中得高,全凭那一阵气魄。又报颜渊第十二,人曰:此圣门高足,屈了他些。又报公冶长第五,人骇曰:此子平日不见怎的,如何倒中正魁?或曰:全得他丈人之力耳。

子张第十九,子路第十三,颜渊第十二,引出公冶长的第五,第五应该是一甲了,公冶长凭什么能列一甲呢?凭的不就是孔子是他的老丈人吗?

轻松的讽刺就在人们喷饭厥倒中显现。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