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上海研讨“推进科创板法律制度建设” 丈夫痴迷彩票引发夫妻反目 不愿沟通的罪错“熊孩子”咋治? 高空抛物
第15版:新民法谭 2020-10-03

不愿沟通的罪错“熊孩子”咋治?

宝山检察:保护处分、亲职教育是良方

“这次宝山区检察院针对未成年人开展的司法关爱活动,我作为家长积极参与,感触颇深。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我发现原本沟通困难、两三句话扭头就走的叛逆男孩,现在也蜕变成一个会与家长交换思想、对人生有了初步规划的人。感谢宝山区检察院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打开他们的心扉。愿这样的关爱活动能帮助更多的人迷途知返、造福社会。”小磊的继父在一次亲职教育活动后如是说。

小磊正值叛逆期,母亲改嫁后,平日里与继父交流甚少,而继父对他关心不够、管教不严。日前,小磊因为朋友义气,参与了一起敲诈勒索,其行为未达到刑事犯罪程度,检察官决定对其进行保护处分和亲职教育。在为期三个月的保护处分期间,小磊和继父积极参加心理团辅、志愿服务等活动。总结会上,小磊发言说道,“当初犯事的时候太幼稚,不懂事,也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每次参加心理辅导课,讲的内容对自己都有帮助,知道成年后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我感觉自己以前做的事情很蠢。今后要好好上班,不惹事,不犯事,过好自己的生活”。如今,小磊已经找到了一份工作,每天10小时的工作虽然辛苦,但他坚持着努力过好自己每一天的生活。

像小磊这样迷途知返的未成年人还有很多。近年来,宝山区检察院牵头公安机关、教育局、市场监管局、文旅局、团区委、妇联、青少年社工站、“远周中心”、职业学校、心理机构,构建社会支持体系,多措并举,深入推进罪错未成年人保护处分、亲职教育工作。三年来对78名罪错未成年人落实保护处分措施,回归就学就业68人,家长满意率100%。这项推动保护处分工作也纳入宝山区妇女儿童发展“十四五”规划,取得较好成效。尤其是今年,针对假期内学校难以有效监管问题,宝山区检察院制定暑期保护处分对象专场教育计划,实现对“熊孩子”监管教育的无缝衔接。在这个暑期,对11名有偷盗、旷课、出入酒吧、殴打他人等不良行为的在校生开展保护处分。

对罪错未成年人的矫治教育,需发挥家庭、学校、社会、司法等各方面的作用,形成合力。为此,宝山区检察院牵头,协调公安机关落实驻检民警,配合检察机关开展保护处分对象宣告、训诫、责令悔过等工作。由专业青少年社工开展矫治帮教,确保帮教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借助心理专家咨询库力量,通过“在线家长课堂”、团体心理辅导等形式,对罪错未成年人的家长开展亲职教育,改善亲子关系。

宝山区检察院还针对未成年人群体的个性特点,制定不同帮教计划,确保对症下药,取得实效。同时落实保护处分对象“一人一档”,通过文书规范化、在检察服务中心设立保护处分对象专档、建立不定期回访机制、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等,以机制确保夯实工作基础,推动保护处分工作案件化规范管理。宝山区检察院表示,将继续深化对罪错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挽救工作,通过保护处分、亲职教育,让“熊孩子”回归正轨。本报记者 郭剑烽

通讯员 金玮菁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