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5日 星期三
大丰 “飞地经济”正腾飞
第11版:专版 2020-10-27
借长三角一体化东风 迈向高铁时代

大丰 “飞地经济”正腾飞

开放 创新 实干 担当

大丰港与上海港实现“沪丰通”

上海和江苏省级层面唯一合作园区——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

时速350公里的盐通高铁即将运营通车

健康医学新时代——华夏院士论坛在大丰召开

全国新教育实验第二十届研讨会在大丰召开

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SHOW JIANGSU”外媒摄影采风活动走进大丰

大丰城市一瞥

知青农场

大丰地处黄海之滨,坐拥世界湿地自然遗产核心区,是长三角城市群重要成员盐城的滨海新城区,人口72万,面积3059平方公里,享有麋鹿故乡、黄海港城、上海“飞地”、革命老区、长寿之乡的美誉。

大丰与上海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亲缘相牵,合作交流历久弥新。盐通高铁今年12月建成通车,大丰将全面融入上海“1小时通勤圈”,沪丰合作将按下“快进键”,全面进入高铁时代。

在江苏沿海开发、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以及“一带一路”倡议叠加机遇的大背景下,为全面学习上海、服务上海、联通上海,不断提升与上海的合作能级,大丰区将于10月28日举办2020中国大丰(上海)城市经济投资说明会。

“北上海·大丰”步入融合发展新时代

近年来,大丰聚焦高质量发展,主攻海洋经济、飞地经济、旅游经济、城市经济“四大经济”,重点培植壮大新能源及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新一代电子信息及智能终端三大新兴产业,在产业、港口、交通、医疗、科技等领域深度接轨上海,建设全国飞地经济新样板。

以“飞地”为依托

建设产业合作联动集聚区

目前,大丰建有上海市政府和江苏省政府主导、长三角地区最大的省际合作园区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被纳入《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全力打造“北上海”临港生态智造城。上海光明食品集团、临港集团、上港集团、东方国际等50多家企业,在丰总投资超150亿元,随着光明食品产业园、正泰新能源5GW高效电池和5GW高效组件项目等一批新项目的建设和推进,双方在教育、医疗、金融、交通等方面合作不断深入,大丰接受上海辐射带动的效应日益凸显。大丰港立足“上海港喂给港”定位,推进一体化发展,与上海港合资设立了集装箱码头公司,为沪丰产业合作搭建了新通道。

以“粮仓”为基石

建设上海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

上海市委领导提出“要把农场建设成为上海优质主副食品供应重要压舱石和上海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目前,大丰年销往上海市场的农副产品销售额达37.5亿元,上海农场年产粮食超过20万吨、生猪规模突破100万头、淡水鱼5万吨,分别占上海市场最低保有量的20%、40%和31.25%。下一步,大丰与上海农场将共同推进区场一体化发展,与光明食品集团共同推进光明食品产业园、中央厨房及净菜加工配送项目以及1000万羽蛋禽、奶牛及乳制品深加工、粮食储备加工、进口牛羊肉加工、20万吨水产品生产加工“五个基地”建设,打造上海域外规模最大、品质最优、生态最美的农副产品主供基地。

以“花园”为纽带

建设上海生态旅游康养基地

不断放大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中国麋鹿之乡”、“中国郁金香第一花海”等生态品牌效应,在积极引进上海健康文旅项目基础上,加快发展集旅游、娱乐、体检、疗养、康复等相融合的旅游康养新业态,努力将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大丰已经成为许多上海人旅游度假首选目的地之一。

“北上海·大丰”城市经济绽放异彩

大丰聚力打造“智慧创新海港城、特色湿地名城、北上海幸福城”,城市建设定位更高,内涵更丰富,颜值更担当,绘就了高质量发展的幸福底色。

一座生态宜居的城市。大丰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成为世界自然遗产——黄(渤)海候鸟栖息地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区,今年以来全区PM 2.5平均浓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保持江苏省前列,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城市颜值不断刷新。

一座活力宜业的城市。大丰坚持把城市经济作为重点发展的四大经济之一,持续开展城市建设大会战,重抓做实城东、做精城中、做美城西“三个板块”,新丰镇、新丰里、人民路海派风情街、幸福大街、吾悦广场商圈、中交美庐城商圈“一镇一里两街两商圈”快速推进,城市价值和经济效益日益凸显。

一座秀美宜游的城市。大丰坚持城市即旅游、旅游即城市,高质量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精心打造黄海湿地旅游度假、斗龙港旅游度假、串场河文化旅游、城市商贸休闲旅游、美丽乡村休闲旅游“五大片区”,创成国家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6个,高等级景区数量位居江苏省前列,著名导演王潮歌倾力打造的《只有爱·戏剧幻城》获评2020年度消费者最青睐的文旅融合标杆项目,“多彩湿地·画里大丰”城市品牌在海内外享誉盛名。

“北上海·大丰”的故事

历史和传奇总是被结合在一起,静静流淌的四岔河默默记载了这一切沧桑巨变。1949年5月,时任上海市长的陈毅在大丰划出一片土地作为上海垦区,设立上海市垦荒管理局。包含游民在内的第一批上海垦荒者来到大丰四岔河一带驻扎安置,拉开农场建设序幕。短短几年时间就实现了“鱼满塘、树成行、粮满仓”。上海首任垦荒管理局局长黄序周同志用“人地二易”刻石立碑,见证这段历史。

1968年开始,上海农场开始接纳上海知青,先后有10万知青来到这里,用无悔青春,创造了一个“城市里的农村、农村里的城市”的发展奇迹,为大丰留下了“北上海”独特的人文风景。为铭记知青垦荒精神,大丰建成了上海知青农场,成为许多上海人心中的精神殿堂。

70年的时光流转,一批批上海人走进“北上海”,带着大城市的理念、手艺、创造力和生活方式,给这里的文化气质带来深远影响。那四岔河边小茅屋搭建的“咖啡馆”里,老收音机不时传出穿越时空的悠扬吟唱,那如织游客中,随处可闻的“阿拉”“侬”的软声细语,那融入上海话、上海菜、上海习俗的大丰人的生活日常,形成了属于“北上海”的独特气质。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