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4日 星期二
加装电梯,如何不再难 老房加梯 上海模式纾困“悬空老人”
第5版:要闻 2020-10-27

加装电梯,如何不再难

姚丽萍

老楼装电梯,人称“社区第一难”。

从新民晚报最早报道市十三届人大代表曹兆麟为“老楼装电梯”率先提交代表建议至今,已过9年。

迄今,上海各区一个个小区传来加装成功好消息。老楼装电梯,从没有政策,到有政策支持,再到如今装一部电梯财政补贴40%最高28万元;从最初需要46个审批许可图章到现在精简成15个;从1部也没有到去年立项已达952部、启动实施411部、竣工221部……老楼装电梯,成功有秘诀,如果要为“上海模式”画像,这个模式究竟啥模样?回头看看9年来走过的“加装之路”,尝试为“上海模式”画画像。

破解“社区第一难”,一条必选路径是——自主协商、自主决策、自主管理、自主监督、自主服务,其中,党建引领是核心关键。各个成功案例,都离不开居民区党组织牵头调查社情民意,积极帮助居民协调各方整合资源推动加装进度,在业主大会通过加装意向后,由小区居民自发组成加装电梯临时小组,坚持“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众人商量”,引导居民充分发扬民主、汇集民智。其中,五里桥街道围绕加装关键环节和难点问题,总结加装电梯成功经验,由社区党建服务中心印发“小红书”——《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经验手册》,推动形成民主协商、多方参与、因地制宜、一梯一策。这本“小红书”不仅服务上海,也服务长三角乃至全国多地。

破解“社区第一难”,不仅是老龄化社会的“适老需求”,也是美丽家园高品质生活的“宜居需求”。因此,加装电梯的过程,也是发现、表达和实现需求的过程,这当中,离不开积极主动的居民自治。浦东、黄浦、静安、虹口、长宁、嘉定……凡加装成功的小区,都有一群“社区能人”,无论是业委会成员,还是积极服务左邻右舍的业主,都是推动加装成功的中坚力量,充分展现了上海市民的法治素养和自治水平——从加装意愿征询、经费筹集、加装及未来维护费用分担,加装中的经费管理……一步步合法合规,细致周到,规则意识、契约精神、精细化的社区治理,可见一斑。

破解“社区第一难”,也离不开社区共治。不少小区加装电梯,都得到社区周边单位的帮助。“友邻”互助方式,也很多样,或者捐款弥补资金不足,或者拿出停车位缓解施工期间停车难。值得一提的是,加装电梯是民生工程,同时也蕴藏着拉动内需的巨大市场需求,在普陀、杨浦等区,一些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化解“第一难”,以市场化的方式推动加装,不仅尽了企业社会责任,也满足了市场需求,实现共治共赢。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老楼装电梯,“上海模式”呈现的,也正是基层社区的治理能力——9年来,从无到有,从繁到简的诸多变化,是党建引领下法治、自治、共治的善治结果;表达需求、了解需求、推动实现需求的过程,让人们看见,公共政策逐年完善,规则和流程更加明晰,治理效率和治理能力日益提升!相信有一天,“社区第一难”不再难。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