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17日 星期三
用《论语》打量日本 秀一个上海给世界看 共同蓝天下  不同人和景
第15版:文体新闻 2020-11-03

秀一个上海给世界看

纪录片《大上海》同名书籍出版

昨天下午,在上海中心的朵云书院旗舰店,“一本薄薄的大书”引起了众多学者、作家的热烈讨论。这本以纪录片《大上海》为蓝本的同名书籍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仅有10万字,收录200余幅珍贵档案图片,全景展现上海170多年城市历史轨迹。

去年9月,在历时近4年的创作后,纪录片《大上海》首播,前后累计拍摄素材超过1000小时。至今,该片已播映14次,这在纪录片中颇为少见。当影像化作文字,同名书籍《大上海》却并非纪录片脚本的简单付梓,而是在保留纪录片文本篇章结构的基础上,进行较大幅度的充实改写。从关键的历史人物、重大的历史事件、激动人心的时间节点等内容出发,分为《上海的开埠》《中国工业的发轫》《东西汇流》《红色革命的策源地》《生死抗争》《人民的上海》《艰难起飞》《创新品质》等八个章节,记述上海在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和改革开放史的澎湃篇章,追溯上海城市精神历史根源。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徐锦江表示,该书对历史叙述基本到位,尤其是对新中国成立前上海历史的梳理非常到位、非常直观。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副所长、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周武用“大、新、广、深”四个字总结了该书的特点。他认为,大上海并不是指物理地理空间上的大,而是在全球东西两个世界交汇,上海把世界带入中国、把中国带入世界中称之为“大”。

上海之“大”,未来更要着眼于它的大格局、大未来。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汪涌豪说,“‘大格局’不是一味的宏大叙事,而是起于细节局部。”他建议,《大上海》这本书,再增加一章,讲述“可能的上海”,“也可以继续说未来的上海或者世界的上海、人类的上海。”

“《大上海》是普通读者了解上海的一把钥匙,让我们理解上海之所以‘大’的原因在什么地方,也是在向世界、在向公众进行一种深情而朴素的倾诉。”作家、文艺评论家毛时安这样评价这本书。 本报记者 徐翌晟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