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美是一种生活方式不是一种考试模式 艺术管理要管理艺术 云考级 透明高效
第9版:文体汇/话题 2020-12-05

艺术管理要管理艺术

“长三角艺术管理教育联盟”成立

本报讯 (记者 徐翌晟)当参加艺考的学生在校外种种培训班里“拼命”,有没有可能改变这样的应试方式?艺术管理是不是要管理艺术?长三角经济繁荣,艺术活跃,如何培养出优秀的艺术管理者,提升当地的文化软实力?昨天,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报告厅举办的“长三角艺术管理教育联盟”成立大会上,来自长三角地区27个城市的相关院校、公立和民营艺术机构,艺术园区、文化艺术小镇,文化产业和金融投资领域等,相关机构和个人搭建的这个长三角地区艺术管理、美术教育领域人才、信息、资源的共享平台,给出了“艺术教育+”的不同概念。

早在2018年11月第十三届全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年会——国际高峰论坛上,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便提出“艺术管理共同体宣言”,“长三角艺术管理教育联盟”正是以此为基础,由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艺术管理研究中心倡导成立。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浙江省美协主席高世名在成立大会上说:我们今天谈艺术管理,是因为艺术家的实践在过去100年里,已经跟博物馆、画廊、双年展所构成的艺术系统分不开了。甚至,最注重个体性、独立性的艺术家,也只是这个艺术生产系统中的一个环节、一个部分。而艺术管理就是要处理这个系统里的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关系,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现在“长三角一体化”是国家战略,“长三角”本身文物丰美、人才荟萃,经济和教育都很发达,又有着优质的生态资源,有着高水平的社会治理,是全世界范围内发展资源最为优厚的区域。联盟要把长三角最重要的高校、博物馆、美术馆、公共文化机构和公共文化媒体联合起来,形成艺术管理人才培养和社会美育的大平台、大系统,助力艺术教育和公共文化事业发展。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单增教授作为项目发起人强调,联盟存在的意义就是要突破地缘、文化、城乡和行业藩篱,把“艺术链条”真正“管理”起来,从考学、创作、教育,到收藏、市场的层层关节打通。艺术不仅仅在于象牙塔里的学术高端,还要体现中国文化的软实力,也就是说即使一个淘宝小店都能感受到中国文化艺术的魅力,一个乡村艺术馆能被北上广的大型美术馆项目带动,义乌的小商品铺也会给人以美的感受。这些理想,都可以融合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沟通实现。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