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宁
小剧场和大剧场有什么区别?顾名思义,小剧场空间小,容纳观众人数也就三四百人,甚至一两百人,演员和观众的距离也更近。小剧场戏剧最主要的特征还是实验性、先锋性。在大剧场难以实现的超前理念、天马行空的创意,都可以在小剧场进行尝试。
小剧场戏剧在上海已有30多年的历史,不过大都以话剧为主。上海小剧场戏曲节虽然只举办了6年,但已升级为“国字号”的戏剧展演。各地剧团争相带着原创新作来上海,申报剧目、展演剧目一年比一年多。今年共收到申报剧目68部,其中展演剧目59部、委约剧目9部,而展演剧目仅12出。入围展演的难度越来越大,这也印证了上海小剧场戏曲节的魅力。
小剧场戏剧的出路是什么?大部分因作品特性,适合一直在小剧场上演,但也不排除另一种可能:进一步修改、打磨后成为精品、爆款,成为在大剧场上演的作品。廖一梅编剧、孟京辉导演的《恋爱的犀牛》自1999年诞生以来,由小剧场而大剧场,在全国各地巡演,常演不衰,甚至还登上了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已成为当代戏剧的经典。
无论是小剧场还是大剧场,舞台同样海阔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