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永安
每周五来合肥,周六或周日返回,单程高铁3小时,已经很习惯。望着高铁窗外转动的大地,想起桑塔亚那的那本书:《世界是我的东道主》,怦然涌起既在其中又在其外的旅人感。
路途是观察社会生活的最好方式,细细看,每时每刻都有发现。到了高铁站,安检员让旅客正面朝向他,手挥探测仪上下扫一番,然后让旅客再转身,探测检查一遍,没问题说声“可以了”,挥手放行。问题是旅客背转过去之后,根本看不见安检员挥手,而安检员又忙又累,声音很小,甚至不说,旅客得不到明确信息,犹豫不动,双方都要消耗一点儿心理能量。这本来是个特别小的问题,旅客如先背朝安检员,再转过来检测,就非常顺畅。或者旅客侧身站,安检员两面扫,也很方便。这类细节,一路上看到太多,大家都在将就,缺乏精致的专业主义。
旅途中最烦恼的,是有人用手机看视频,声音很大,却毫不顾忌。昨天的邻座,是个一米八几的壮士小伙儿,上车以后就埋头看手机上的公开课,声响开到最大,课程居然还是企业公共关系,心里感叹,起码的公共之心都没有,这学了有什么用呢?上海12月起禁止在公共交通上外放电器声音,这真是应该普及到全国。一个社会,根本的价值不仅要尊重别人,还要自我尊重。人用什么标准贯穿自己的行为方式,最清晰地表达出自身的文明水准。
在淮河路的偏街,找到张姐汤圆,买了一碗,抱在手里舍不得吃。粗糙而蓬勃,没有精致化的束缚,人的本色或许能更自在地释放。不由想起昨天高铁上那个手机一路响的小伙子,也许他也在今夜淮河路欢乐的人群中,拉着女朋友的手灿烂地笑着,心情又好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