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新
本来,这是个鉴宝节目,却因为一件藏品的出场在专家席和观察员席上引发了一场小小的争论。
藏品是一件山子料的和田玉摆件,有浮雕有镂空雕,设计独到,刀法犀利,巧夺天工。摆件背面刻了苏轼的词,下面配了个紫檀木底座。摆件一亮相,就有不少人忍不住惊叹:妙品!妙品!
持宝人说,藏品是母亲出嫁时姥姥传给她的。父亲早年得病,为了给父亲看病,母亲把房子卖了,结果父亲还是走了,这些年母亲一直单身,在我和姐姐家轮着住。前段时间,母亲认识了一位老先生,相处了一段时间后,两个人感觉都不错,母亲打算买房结婚,与那位老先生单独过。
这时候,宝物已经到了玉器鉴定专家王老手里,王老一边把玩欣赏着手中的玉器,一边问持宝人,你和姐姐什么意见?持宝人说,我和姐姐都非常支持母亲,希望她能与那位老先生一起安度晚年。毕竟这些年母亲一个人太清苦了。王老点了点头,表示赞赏。
持宝人又说,那位老先生只有一个儿子,儿子连房子也没有,一家三口一直和父亲住在一起。这些年老先生的一点退休金大都补贴给了儿子,买房只能拿出十万块钱,因此大部分钱只能由我母亲出,母亲算来算去,还差了一点,所以母亲打算把这件宝物转让出去,添上余下的缺款。我和姐姐想让母亲做个婚前财产公证,母亲却不同意,说是伤害感情。但是不做财产公证,我和姐姐又担心以后会有麻烦。
说完,持宝人看着专家席上的几位专家,显然是希望几位专家能给她拿个主意。
观察席上有位年轻人,快人快语说,财产公证必须做,不然的话,将来你母亲百年之后,必有麻烦,有了一纸文书,就可杜绝后患。这样的案例实在太多了,大打出手的有,对簿公堂的有,甚至闹出过人命。血的教训不可不吸取。
专家席上一位书画鉴定专家却不同意观察员的看法,他慢条斯理说,人还没结婚,就先把财产分得这么清楚,让你继父情何以堪?如果你继父不开心,你母亲能幸福吗?
围绕做财产公证还是不做财产公证,在专家席和观察席上立即分成了两派,观众席上也议论纷纷。有赞成做财产公证的,道理很简单,有了财产公证的一纸文书,将来可以避免纠纷,也就避免了许多麻烦,甚至是官司缠身。不赞成做财产公证的说得虽然也有道理,但好像不那么硬气,主要理由是,两位老人虽说是黄昏恋,但黄昏恋也是要讲感情的,两位老人是为了财产结婚,还是为了感情结婚?如果是为了前者,你母亲何必再嫁?如果是为了后者,又怎么能做伤害感情的事呢?
争执双方各不相让,持宝人迷茫而无助。
这时,一直没表达观点的玉器专家王老发言了。王老一边欣赏着手里的玉器一边说,这个摆件正面雕的是缠枝牡丹,花瓣层层叠叠,枝叶生气勃勃,一派富贵气象;后面是一只又大又圆的月亮,意为“花好月圆”,再加上这两句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古人对我们今人的美好祝福啊!
王老一句话,吸引了专家席,吸引了观察席,也吸引了观众席,现场顿时安静下来,王老继续说,这件东西寓意非常美好,就是希望有幸结合在一起的人能生活美满,花好月圆。但是,如果人还没结婚,就带着财产将来归属的阴影,怎么能花好月圆呢?如果你们姐妹把母亲的幸福放在第一位,就不必考虑财产,让你母亲轻轻松松嫁过去,财产毕竟是身外之物,再说,他们能快快乐乐度过剩下的不多的日子,比什么都重要,这不正是你们姐妹所希望的吗?
王老话音未落,就赢得了一片掌声。
只有持宝人,低下了头在思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