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9日 星期六
盐城农产品唱响沪上“大舞台”
第5版:专版 2020-12-24

盐城农产品唱响沪上“大舞台”

盐都区仰徐乡村乐园 射阳县鹤乡菊海现代农业产业园

盐都空中草莓

伍佑醉螺

东台工厂化育秧生产基地

恒北早酥梨

阜宁大糕

射阳金丝皇菊

1射阳大米 2阜宁生态猪肉 3大纵湖大闸蟹 4东台西瓜

盐城在上海设立的农产品直销门店已超过800家,年销农产品超过330亿元,约占上海市场生鲜农产品销售总量的10%……盐城深度融入长三角经济圈,正走出丰富多彩的盐城绿色实践之路。

禀异天成物产富饶

盐城资源禀赋得天独厚,是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拥有“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绿色生态是最大底色。

盐城是全国重要的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以仅占全国0.18%的土地、0.64%的耕地,生产出了占全国1.07%的粮食、2%的蔬菜、1%的肉类、2.2%的蛋类和1.85%的水产品。

渗透着绿色与生态的盐城大米,一粒稻种的生长要历时150多天,历经30多个环节,经过18道工序,造就香喷喷的大米饭;辣椒、大蒜、番茄、白菜、食用菌、西兰花等一大批优质蔬菜,深受上海市民喜爱;盐城生猪生态健康养殖比重超过85%,东台中粮集团、阜宁万盛等都是上海猪肉供应长期合作供应基地;盐城西甜瓜荣获全国西甜瓜擂台赛金奖,东台、阜宁是“中国西瓜之乡”;异育银鲫身型好、体色正、肉味鲜,深受食客青睐。

盐城大纵湖、九龙口、马家荡大闸蟹肉质细嫩,膏似凝脂,蟹中上品,年产量6万吨。盐城也是“中国蟹苗之乡”,年育河蟹苗60万公斤,占全国的70%。

目前,全市拥有地理标志农产品19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47个,常年蔬菜瓜果种植品种达150多个,地方特色畜禽品种10多个,水产养殖涵盖了鱼、虾、蟹、贝、藻五大类品种60多个。“射阳大米”连续14年获得上海市食用农产品“十大畅销品牌”称号,2020年获得“2020中国农业品牌100强”、长三角大米产品质量提升示范点项目、2020全国十大大米区域公用品牌,品牌价值达245亿元。

成为供沪最大“菜篮子”

近年来,盐城市把打造上海及长三角地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作为发展定位,建成上海优质的“菜篮子”、“米袋子”和美丽的“后花园”。其中,以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为代表的盐沪农业合作园区,是盐城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上海光明乳业、良友物流、韶春物流、素畅食品等一大批农产品深加工项目纷纷落户。

目前,盐城市建成上海市外蔬菜主供应基地37个,占上海80个市外基地数的46%,面积扩大到近35万亩,盐城已成为长三角地区直供上海蔬菜面积最大城市。大丰与上海农场一体化发展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光明与辉山乳业实现战略重组。盐城市9个县(市、区)建成盐城农产品上海配送中心13个,在上海改造提升盐城农产品直销窗口、形象店292个。

今年,盐城20个品牌农产品获得推荐认证,取得外地肉、蛋等农产品直接进入上海市场的“通行证”。2019年,盐城市销售上海农产品总额突破330亿元,大米、蔬菜、草鸡蛋、肉禽分别约占上海市场销售总量的15%、20%、40%、10%。

“从田头到餐桌”全程可控

盐城美味更得益于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最严把控,严谨标准,严格监管,严明执法,守护舌尖上的幸福。

近年来,盐城坚持实行“减、治、用”并举,加快构建以绿色环境为前提、绿色生产为基础、绿色产品为标志、绿色生活为追求的“四位一体”绿色农业发展体系,化肥施用量连续七年下降,农药使用量保持零增长。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实现产品全程可追溯,通过认证的绿色、有机农产品总数达404个,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70%;对所有农产品常年常态例行监测、监督抽检。

每天都有大量货物发往上海及周边城市的华东盐城农产品交易中心,采取包括快检、抽检、复检等多道程序的闭环式管理模式,有效保证食品安全。盐城各地都有这样向上海及周边地区输送农副产品的渠道。这是盐城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接轨大上海,聚焦“上海需要、盐城生产”“上海市场、盐城供给”的生动写照。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